【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5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咳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4 04:4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心悟-咳嗽

 

 

咳嗽

 

咳嗽症,虛勞門已言之。

 

而未詳及外感諸病因,故再言之。

 

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

 

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爆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

 

醫者不去其鳴鐘之具,而日磨銼其鐘,將鐘損聲嘶而鳴之者如故也。

 

鐘其能保乎?吾願治咳者,作如是觀。

 

大法,風寒初起,頭痛鼻塞,發熱惡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荊芥、防風、蘇葉、生薑以散邪。

 

既散而咳不止,專用本方,調和肺氣,或兼用人參胡桃湯,以潤之;若汗多食少此脾虛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桔梗,補脾土以生肺金。

 

若中寒入裡而咳者,但溫其中而咳自止。

 

若暑氣傷肺,口渴煩心溺赤者,其症最重,用止嗽散,加黃連、黃芩、花粉以直折其火。

 

若濕氣生痰,痰涎稠粘者,用止嗽散,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薑、大棗以祛其濕。

 

若燥火焚金,乾咳無痰者,用止嗽散加栝蔞、貝母、知母、柏子仁以潤燥。

 

此外感之治法也》十二經見証而加減如法,則治無不痊。

 

經云︰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者,屬肺臟,此即風寒咳血也,止嗽散加荊芥、紫蘇、赤芍、丹參。

 

咳而兩脅痛,不能轉側,屬肝臟,前方加柴胡、枳殼、赤芍。

 

咳而喉中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屬心臟,前方倍桔梗,加蒡子。

 

咳而右脅痛,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屬脾臟,前方加葛根、秦艽、鬱金。

 

咳而腰背痛,甚則咳涎者,屬腎臟,前方加附子。

 

咳而嘔苦水者,屬膽腑,前方加黃芩、半夏、生薑。

 

咳而失氣者,屬小腸腑,前方加芍藥。

 

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屬胃腑,前方去甘草,加烏梅、川椒、乾薑、有熱佐之以黃連。

 

咳而遺屎,屬大腸腑,前方加白朮、赤石脂。

 

咳而遺溺,屬膀胱腑,前方加茯苓、半夏。

 

久咳不止,三焦受之,其証腹滿不食,令人多涕唾,面目浮腫,氣逆,以止嗽散,合五味異功散並用。

 

投之對症,其效如神。

 

又以內傷論前症,若七情氣結,鬱火上沖者,用止嗽散,加香附、貝母、柴胡、黑山梔若腎經陰虛,水衰不能製火,內熱,脈細數者,宜朝用地黃丸滋腎水,午用止嗽散,去荊芥,加知母、貝母以開火鬱,仍佐以葳蕤胡桃湯。

 

若客邪混合,肺經變生虛熱者,更佐以團魚丸。

 

若病勢深沉,變為虛損,或尸蟲入肺,喉癢而咳者,更佐以月華丸。

 

若內傷飲食,口乾痞悶,五更咳甚者,乃食積之火,至此時流入肺經,用止嗽散,加連翹、山楂、麥芽、卜子。

 

若脾氣虛弱,飲食不思,此氣弱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桔梗。

 

此內傷之治法也。

 

凡治咳嗽,貴在初起得法為善。

 

經云︰微寒微咳。

 

咳嗽之因,屬風寒者十居其九。

 

故初治必須發散,而又不可以過散,不散則邪不去,過散則肺氣必虛,皆令纏綿難愈。

 

薛立齋云︰肺有火,則風邪易入,治宜解表兼清肺火;肺氣虛,則腠理不固,治宜解表兼補肺氣,又云︰肺屬辛金,生於己土,久咳不已,必須補脾土以生肺金。

 

此誠格致之言也。

 

然清火之藥不宜久服。

 

無論脈之洪大滑數,數劑後,即宜舍去。

 

但用六味丸頻頻服之,而兼以白蜜、胡桃潤之,其咳自住。

 

若脾肺氣虛,則用五味異功散,六君子等藥,補土生肺,反掌收功,為至捷也。

 

治咳者,宜細加詳審。

 

患咳者,宜戒口慎風。

 

毋令久咳不除變為肺痿、肺疽、虛損、勞瘵之候,慎之戒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4 17:53 , Processed in 0.4218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