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數六八,八卦定數。
卦數占卦,理之自然。
三十六章 八卦經畫二十四,重之則四十八,又每卦八變,684十八。
則四十八者,八卦數也。
大衍之數五十者,半百一進數也。
其用四十九者,體用全數也。
五十除一者,無一也,易無形埒是也。
四十九有卦一也者,有一也,《易》變為一是也。
一不用者,數之宗本也,可動也。
用四十八者,取八數變以佔諸卦也。
一變為七,七變為九。
此之謂也。
今筮者於五十數,先置一於前,乃揲之以四十九。
或先去其一,欲於四十九數中除一,而終合之。
是二者皆全用四十九數,曾不知本卦之本數也。
以致誤置一於本卦數中,遂有五與九之失也。
且以揲之寄數,但論其多少,而五與九,則無損益於多少之數。
而於陰陽正數,亦自無礙。
揲法不取其正數,而取其餘數,蓋從其簡便也,簡便,謂一見多少。
若待視正數,則煩難矣。
又多少之說,無所經見,知古人但以記數也。
《大傳》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
謂大衍數本五十,而止用四十九,則其一己先除矣,更無五十全數。
分而為二以像四,謂止於四十九數中分而為二也。
掛一像三,掛為懸,謂之四十九數中懸掛其一而不用也。
筮法,一揲得五與四,四謂之三少。
得九與八,八謂之三多。
二揲,則五與九已矣。
但得三個四,亦謂之三少。
得三個八,亦謂之三多,方初得五與久也。
而老陽之策三十六,老陰之策二十四,及次正得四與八也,而陰陽之策數如前。
則是五九固無損益於多少數,而於陰陽之策正數亦自無傷也。
因知四十八數而誤用其九,斷然而明矣。
或者又謂揲法得奇偶數。
殊不知二揲則五豫九已盡。
所以觀其餘數,而不觀其正數,特以從其簡便也。
五行之數,須究落處。
應數倍數,亦明特時。
三十七章 天一生水,坎之氣孕於乾金,立冬節也。
地二生火,離之氣孕於巽木,立夏節也。
天三生木,震之氣孕於艮水,山高地厚,水泉出焉,立春節也。
地生四金,兌之氣孕於坤土,立秋節也。
天五盛土,離寄戊而土氣孕於離火,長夏節也。
凡此皆言其成像矣。
天一與地6合而成水,乾坎合而成水於金,冬至節也。
地二與天七合二成火,巽離合而火成於木,夏至節也。
天三與地八合而成木,艮震合木成於水,春分節也。
地四與天九合而成金,坤兌合而金成於土,秋分節也。
天五與地十合而成土,離寄於己而土成於火也。
凡此,皆言其成形矣。
夫以五言相成數,雖兒童亦能誦。
要其義實。
縱老壯亦不知落處也。
是之謂盲隨古人,何以見《易》乎?以至先天諸卦,初以一陰一陽相間,次以二陰二陽相間,倍數至三十二陰三十二陽相間。
《太玄》諸首,初以一陰一陽相間,此以三陽三陰相間,倍數至二十七陰二十七陽相間。
此其理何在哉?以時物推之,自祖父子孫,有眾寡之漸。
自正二三四五六月,有微盛之滋,皆數之所以明理也。
應數見前說。
卦位生數,運以成數。
生成之數,感應之道。
三十八章 生數,謂一二三四五,陰陽之位也,天道也。
成數,謂六七八九十,剛柔之德也,地道也。
以剛柔成數,而運於陰陽生數之上,然後天地交感,吉凶葉應。
而天下之事,無能逃於其間矣。
陰陽之位,有所無形,在天也。
剛柔則形,而以其在地也。
一變為七,七變為九。
即是卦妄,宜究其實。
三十九章 《沖虛經》曰:《易》無形埒。
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者,究也,複變而為一。
蓋卦爻自一變、二變、三變、四變、五變、六變、至七變,謂之歸魂,而本宮之氣革矣。
更二變而極於九,遂復變為一而返本也。
學者不悟經意溺空泛說,失之甚矣。
名易之義,非訓變易。
陰陽根本,有在於是。
四十章 《易》者,大易也。
大易,未見氣也。
視之不見,所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
《易》者,希微玄虛凝寂之稱也。
及易變而為一,一遍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複變而為一也。
一者,形變之始也。
清輕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沖和氣者中為人。
謂之《易》者,知陰陽之根本有在於是也。
此說本於《沖虛真經》,是為定論。
學著盲然不悟,乃作變《易》之《易》,即是字言之,非宗旨之學也。
唯揚雄為書,擬之曰:《太玄》,頗得之。
道家亦以曰月為古之易字,蓋其本陰陽而言也。
《易》道瀰漫,九流可入。
當知活法,要須自悟。
四十一章 《易》之為書,本於陰陽。
萬物負陰而抱陽,何適而非陰陽也?是以在人惟其所入耳。
文王、周公以庶類入,宣父以八物入,斯其上也。
其後或以律度人,或以歷數人,或以仙道人。
以此知《易》道無往而不可也。
苟惟束於辭訓,則是犯法也,良田未得悟耳。
果得悟焉,則辭外見意,而縱橫妙用,唯吾所欲,是為活法也。
故曰:“學《易》者當於羲皇心地者弛聘,無於週、孔言語下拘攣”。
世俗學解,浸漬舊聞。
失其本始,《易》道淺狹,四十二章 羲皇氏正《易》,《春秋》比也。
週、孔明《易》,作傳比也。
左氏本為《春秋》作傳,而世乃玩其文辭,致左氏孤行,而《春秋》之微旨泯矣。
《易》之有辭,本為羲皇發揚。
學者不知借辭以明其畫象,遂溺其辭,加以古今訓注而襲謬承誤,使羲皇初意不行於世,而《易》道於此淺狹矣。
嗚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