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論 正文4】
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中消,善食而瘦。
如腸痹而渴者,數飲而不得中,氣喘而爭,(痹論作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
今以不得中為句,是謂不得留於中,而即出也,恐非經旨。)
時發飧泄。
夫數飲而不得中,其大便必不停留,然則消渴數飲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熱怫鬱而氣衰也,明矣,豈可以燥熱毒藥助其強陽,以伐弱陰乎!此真實實虛虛之罪也。
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瘡癬、痤 之類,皆腸胃燥熱怫鬱,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故也。
或熱甚而膀胱怫鬱,不能滲泄,水液妄行,而面上腫也。
如小腸痹熱而渴者,舉痛論曰: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便堅不得出矣。
注曰:熱滲津液,而大便堅矣。
如因病瘧而渴者,瘧論曰:陽實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也。
然陽實陰虛而為病熱,法當用寒藥養陰瀉熱,是為瀉實補衰之道也。
如因肥甘石藥而渴者,奇病論曰:有口甘者,病名為何?
岐伯曰:此五氣之所溢也,病名脾癉。
癉為熱也,脾熱則四臟不稟,故五氣上溢也。
(脾屬土,土數五,故曰五氣,非謂五臟之氣也。)
先因脾熱,故曰脾癉。
又,經曰: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而為消渴。
通評虛實論曰: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之人,膏粱之疾也。
或言:人惟胃氣為本,脾胃合為表裡,脾胃中州,當受溫補,以調飲食。
今消渴者,脾胃極虛,益宜溫補,若服寒藥,耗損脾胃,本氣虛乏,而難治也。
此言乃不明陰陽、寒熱虛責、補瀉之道,故妄言而無畏也。
豈知腹中論云: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
注言:多飲數溲,謂之熱中。
多食數溲,謂之消中。
多喜曰癲。
多怒曰狂。
芳,美味也。
石謂英、乳,乃發熱之藥也。
經又曰:熱中消中,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愿聞其說。
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藥之氣悍,二者之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夫熱氣 悍,藥氣亦然。
所謂飲一溲二者,當肺氣從水而出也,其水穀之海竭矣。
凡見消渴,便用熱藥,誤人多矣,故《內經》應言渴者,皆如是,豈不昭晰歟!(以上論理升降出入,是病機也。
推病根,為第二段。)
然而猶有惑者,諸氣過極,反勝也,是以人多誤也,如陽極反似陰者是也。
(推進一層,發明化氣,則前半義理,更覺圓道矣。)
若不明標本,認似為是,始終乖矣。
故凡見下部覺冷,兩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狀類寒水,宜加寒藥下之三五次,則火降水升,寒化自退。
(此下謂清降之也,非攻下也。
此等上熱下寒,固是火不下降,然火之所以不降,非有寒以格之耶,治此者,成法甚多,未可概用寒下。
且上熱下寒與內熱外寒,皆真寒真熱也,與真熱而現寒之假象,尚隔一層。)
然而舉世皆同執迷,至如《易》、《素》二書,棄如朽壤,良可悲夫!故處其方,必明病之標本,達藥之所能,通氣之所宜,而無加害者,所以制其方也已。
所謂標本者,先病而為本,後病而為標,此為病之本末也。
標本相傳,先當救其急也。
又云: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蓋為病,藏病最急也。
又云:六氣為胃之本,假若胃熱者,胃為標,熱為本也,處其方者,當除胃中之熱,是治其本也。
故六氣乃以甚者為邪,衰者為正,法當瀉甚補衰,以平為期。
養正除邪,乃天之道也,為政之理,補殘之義也。
大凡治病,明知標本,按法治之,何必謀於眾。
陰陽別論曰:謹熟陰陽,無於眾謀。
標本病傳論: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至真要大論曰:知標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
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適足以亂經。
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起,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夫標本之道,淺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4%B8%89%E6%B6%88%E8%AB%96/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