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厥陰證腸澼】
厥陰證腸澼(急性痢疾)。
江××,男,39歲。
成都市金牛區營門口鄉,農民。
【病史】1977年8月下旬,在田間勞動忽感全身難受,四肢發涼,頭冒冷汗,腹痛腸鳴。
旋即晝夜腹瀉,下利頻繁,夾膿帶血。
9月2日急來求診。
按厥陰證腸澼論治,服藥兩劑痊癒。
【診治】每日下利十餘次,便稀帶黏凍狀,色黃赤,伴有腹痛,裏急後重。
兼見乾嘔、心煩、口渴、肢冷。
舌質暗淡,尖部稍紅,苔黃膩而厚。
此為寒熱錯雜證腸澼,病在厥陰。
法宜驅邪扶正,寒熱並用,以烏梅丸主之。
處方 烏梅30克 遼細辛6克 乾薑30克 黃連12克 當歸1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蜀椒6克 桂枝10克 黨參12克 黃柏10克 二劑忌食油葷、生冷。
上方連進兩劑,腸遊痊癒。
1979年6月隨訪,患者說:一年前病癒後,至今未再復發。
【辨證】《素問•太陰陽明論篇》云:「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遊。」
可見腸遊往往與陰陽乖和有關,並現寒熱混淆諸證。
本例上熱下寒之證十分明顯。
厥陰為風木之氣,偏盛則風邪上竄。
今患者乾嘔、心煩、噁心,舌尖較紅,皆為上熱。
肢體厥冷,小腹冷痛,下利清稀,間夾烏白冷凍,其下寒諸證尤為明顯。
歸根到底,其病機在於陰陽之氣不能相互貫通。
是以上為陽,陽自陽而為熱;下屬陰,陰自陰而為寒。
亦即「厥陰之勝」所致之腸澼,故以烏梅丸移治之。
【按語】烏梅丸「又主久利」,本例並非久利,為何投此方?一般而論,厥陰之證,非厥即利。
久利多屬寒熱錯雜之病,則宜寒溫並用之法,力求寒熱夾雜之方。
本例雖非久利,因證屬厥陰,寒熱互見,烏梅丸恰為寒熱溫補並用,辛酸甘苦兼備之方,正與本例對證,故移用原方而獲效。
實際上,古今醫家曾將烏梅丸移治多種雜證,尤其對下利之治療,更有不斷擴展。
以《千金方》為例,仿仲景「又主久利」之意,用烏梅、黃連治熱利;配附子、乾薑等治虛寒性久利。
《聖濟總錄》以烏梅丸治產後冷熱利久不止。
《證治準繩》用本方治胃腑發咳,嘔出長蟲。
日人雉間煥說:反胃之證,世醫難其治,此方速治之,實奇劑也(轉引自《論傷寒論初稿》)。
任應秋認為:烏梅丸有強壯胃腸機能和消炎殺蟲作用,所以對慢性腹瀉病亦有效(《傷寒論語譯》)。
不久前,曾有用本方治癒遷延十五年結腸炎之報導。
可見烏梅丸之應用範圍,並不局限於蛔厥與久利,在實踐中已有不斷發展。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