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少陰證淋病】
少陰證淋病。
周××,女,40歲。
成都某廠職工。
【病史】1973年5月,患腰痛,小便不利。
先後經兩處醫院檢查:尿液混濁,有大量白細胞,少許紅細胞,少量尿蛋白,血象白細胞計數增高。
均診斷為「腎盂腎炎」。
服中西藥三月餘,病勢未減。
同年8月來診。
【初診】1973年8月29日。
近月來病情逐漸加重:小便短澀,頻數,色黃,欲解不盡,點滴刺痛,並痛引小腹,腰痛尤甚。
頭痛惡寒,無汗,手足不溫,面色略萎黃,舌質淡紅,苔薄黃。
此為淋病,證屬少陰,兼太陽傷寒之邪,交織蘊積。
法宜先從太陽入手,發表散寒,開腠逐邪,以甘草麻黃湯加味主之。
處方 麻黃10克 甘草30克 蔥白60克 二劑 。
【二診】頭痛、惡寒明顯好轉,腰痛減輕,小便短澀頻數略減。
餘證如前。
薄黃苔已退,太陽之寒邪已解。
宜抓住少陰之樞,宣通氣機,化陰通腑,以四逆散加味主之。
處方 柴胡10克 枳實12克 白芍12克 甘草3克 茯苓30克 桔梗30克 三劑 連服三劑,小便通暢,尿轉陰性,余證皆平。
1979年11月隨訪,幾年來堅持重體力勞動,病未復發。
【按語】《金匱要略》云:「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本例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痛則腰酸,實屬淋病之主要臨床特徵,而其基本病變為下焦氣化不利,屬少陰四逆散證。
但,本案為何首用甘草麻黃湯?少陰證雖有發汗之禁,復有淋家不可發汗之戒;但此例兼有太陽傷寒表實證,故不在此禁戒之例。
少陰發汗之禁,乃指「病為在裏」而言,一是少陰寒化,陽氣已虛;一是少陰熱化,陰虛內熱。
本例不僅表邪鬱閉,阻滯氣機,加重氣化功能失調;而且此證雖屬少陰,既非四逆湯證,又非熱化證;病雖入裏,而陽氣未虛。
雖屬淋病,但既非濕熱蓄於膀胱,又非膀胱津液先虛。
實屬少陰病四逆散證之陽為陰鬱,氣機不利。
今首用《金匱要略》甘草麻黃湯,既可發表散寒,又能通利小便。
重用甘草以托之、緩之。
再加蔥白,通上下陽氣,調暢氣機。
故此方似峻而實穩,內外兼顧,以為前驅。
後投四逆散加味,借少陰之轉樞,並邪居內外之間,可進可退、時上時下之勢,和解而分消之,病遂告愈。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