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4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少陰證下利虛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 06:4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少陰證下利虛脫

 

少陰證下利虛脫(正傷寒)。

 

黃××,男,11歲。

 

原四川成都市學生。

 

【病史】1948年秋,初感全身不適,以後病情逐漸加重,神志昏迷,高熱至40。c以上,腹瀉。

 

當時正值腸傷寒流行季節,原四川省立醫院確診為「正傷寒」,某專家認為,病已發展至極期,全身性中毒過重,已屬不治之症。

 

後由中醫會診,曾以大量犀角.羚羊角、紫雪丹等搶救。

 

患兒雖高熱退,腹瀉止,而病勢卻更加沉重,四肢冰冷,脈欲絕,終至垂危。

 

最後來診,按少陰證下利虛脫論治,初診機轉,數診痊癒。

 

【初診】患兒連日來昏迷踡臥,面色灰白烏暗,形體枯瘦。

 

脈伏微細欲絕,唯以細燈草試雙鼻孔,尚有絲微氣息。

 

四肢厥逆,手冷過肘,足冷過膝,甚至通體肢膚厥冷。

 

此為病邪已由陽入陰,發展為少陰陰寒極盛,陽氣傾刻欲脫之險惡階段。

 

急用驅陰回陽,和中固脫之法,以大劑通脈四逆湯一劑灌服急救。

 

處方 川附片120克(久煎) 乾薑120克 炙甘草60克。

 

 【二診】上方,連夜頻頻灌服,至翌日淩晨,患兒家長慌忙趕來連聲說:「壞了壞了,服藥後鼻中出血了!」範老立即回答:「好了好了,小兒有救了!」遂再診。

 

患兒外形、病狀雖與昨日相似,但呼吸已稍見接續、均勻,初露回生之兆。

 

宜繼守原法,以通脈四逆倍加用量再服。

 

處方 川附片500克 乾薑500克 炙甘草250克 先以肥母雞一隻熬湯,另以雞湯煎附片一個半小時,再入薑、草。

 

服藥後約兩小時,患兒忽從鼻中流出紫黑色凝血兩條,約三寸長,口中亦吐出若乾血塊。

 

這時緩緩睜開雙眼,神志開始清醒,並開口說:「我要吃白糕!」全家頓時破涕為笑,皆大歡喜。

 

遂遵原方,再進四劑。

 

【三診】患兒神志已完全清醒,語言自如,每日可進少量雞湯等流質。

 

面色青暗。

 

舌質淡白,烏暗,無苔。

 

上肢可活動,開始端碗進食,下肢僵硬,不能屈伸,四肢仍厥冷。

 

病已開始好轉,陽氣漸復;但陰寒凝聚已深,尤以下肢為甚。

 

原方稍加大麯酒為引,再服。

 

上方又服一劑後,次日下肢即可慢慢屈伸。

 

再服兩劑,能下床緩步而行。

 

服至十三劑,逐漸康復。

 

患者於1978年12月26日來函說:「三十年前,範老治好我的病以後,我於1953年參軍,在部隊還立了兩次三等功,現在機械配件廠當鉗工,身體一直很好。」 

 

【按語】此例由於失治,病由陽入陰,陽氣衰微,陰寒凝滯,即陰陽氣血已不能充實於四肢嘰膚,故現面色灰白烏暗,脈伏細微欲絕,四肢通體逆冷,甚至昏厥不省。

 

顯然,病勢已發展至少陰寒化之危重階段,屬典型之四逆證。

 

值此純陰微陽之際,千鈞一髮之時,一切以陽氣之存亡為轉移。

 

陽存可生,陽亡立死,非急投以大劑通脈四逆回陽救逆不可。

 

四逆湯為仲景回陽救逆之主方。

 

若能正確掌握,辨證施治,薑附草三昧,即能起死回生。

 

鄭欽安曾說:「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先天欲絕之火種,用之以為君。

 

又慮群陰,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乾薑之辛溫而散,以為前驅,蕩盡陰邪,迎陽歸舍,火種復興,而生命立復,故日回陽。

 

陽氣既回,若無土復之,光焰易熄,雖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

 

緩者即伏之之義也,真火伏藏,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視哉。」

 

(《醫理真傳》) 四逆湯再加乾薑一倍,即本例所用之通脈四逆湯。

 

乾薑佐附子,更能除六腑之沉寒,回三陰之厥逆,救腎中元陽,脈氣欲絕者。

 

倍乾薑,尤能增辛熱以逐寒邪,取辛溫而散之義,加強蕩滌陰邪,迎陽歸舍之效。

 

灌服後,患兒忽然鼻孔出血,家長驚慌失措,以為誤用薑附必死無疑!殊不知此病後期一派陰氣彌漫,復進苦寒退熱之品,猶如冰上加霜,周身氣血趨於凝聚。

 

此時轉投大劑通脈四逆湯,回陽返本,峻逐陰寒,冰伏凝聚之血脈為之溫通;陽藥運行,陰邪漸化,血從上竅而出,實為通脈四逆推牆倒壁之功,初見起死回生之兆,何驚駭之有?此時此刻,又抓住轉機,當機立斷,在原方大劑量基礎上再加倍翻番,薑、附均增至500克,凝結之血條血塊,均被溫通而逐出。

 

正邪相搏出現新的突破,患兒終於轉危為安。

 

或問:本例患兒在半月之內,每劑附子用量250~500克,累計6500克,經過三十年之檢驗,預後良好。

 

附子的有效量和中毒量問題,是否值得重新探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認為,上述問題如何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努力運用現代科學手段深入研究,對發掘祖國醫藥學的偉大寶庫,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05:12 , Processed in 0.1406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