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6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業危機非關景氣 是競爭力喪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31 22:1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技業危機非關景氣 是競爭力喪失!

 

台灣醒報╱林宜靜 2011-10-31 20:02

 

因歐債風暴,台灣科技代工訂單銳減,裁員、無薪假接連出籠,31日中國時報一篇社論《競爭力下滑才是科技業的危機》質疑,台灣科技大廠一再走代工、重短利、輕研發,淪於低價競爭,競爭力逐漸喪失,是引爆這波危機的主因。

 

對此,熟悉台灣高科技產業張瑞雄教授也認為,企業要找出自己的藍海,開發特色產品,才能面對國際競爭與未來的挑戰。

 

受全球不景氣影響,預估今年台灣科技業至少虧損上千億,文中分析原因,台灣科技產業以PC為核心,跟隨「WINTEL」訂出的架構,微軟負責軟體、英特爾開發處理器,由台灣負責生產各種相關硬體,但這套模式,缺乏差異化、知識與技術,後進國家容易複製,加上台灣「一窩蜂」易淪為殺價競爭。

 

台灣許多科技大廠,表面營收達千億或上兆元,但毛利最低僅有3%。

 

文中指出,國內科技業每下愈況,除政府政策外,更多因素與企業主選擇有關。我科技大廠大多選擇走代工、重短利、輕研發;

 

生產基地一再移轉,從台灣轉到大陸、東南亞,加上研發投資不足。

 

相對韓國大廠,重研發、走品牌、加深差異。該文中呼籲,從政府到業界需思考新出路,否則,當景氣回春時,大部分科技廠商仍會發現自己猶處於寒冬之中。

 

熟悉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東華大學教授張瑞雄受訪時指出,台灣過去多以製造業起家,改善工廠流程、管理庫存,降低生產成本都是台灣產業的優勢,然而現在高科技業運用模式,卻無法與國際競爭。

 

張瑞雄建議,國內高科技業者要找出自己的藍海與特色,未來廠商開發產品,不能只注重功能,應結合人性。

 

如:人手一機的時代,要開發出結合臉書、社群的手機,而只補強功能進化。

 

此外,張瑞雄認為,政府主導性不要太強,因廠商最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政府只需適時輔導並提供誘因,如鼓勵創新、以租稅獎勵投資。

 

他也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說:「政府要珍惜成功的企業」看法表示贊同。

 

宏碁發言人汪島雄受訪時也指出,這波全球經濟不景氣,台灣很難置身其外,但企業畢竟也有現實的一面,有養活眾多員工的企業責任、轉型也需要時間。

 

宏碁目前也積極加強品牌創新與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並加強與消費者服務。

 

此外,汪島雄也贊同張瑞雄看法,認為政府管制不要太多,企業會尋找自己的利基與優勢,謀求出路。

 

 

引用:http://n.yam.com/anntw/fn/201110/20111031949143.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3 14:47 , Processed in 0.12499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