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發電新技術 地熱發電再現生機】
更新日期:2011/03/09 08:35
「綠能發電新技術 地熱發電再現生機」(賴沁沁報導)
我國位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地熱資源豐富,近年來國外地熱發電技術漸趨成熟,以冰島為例,現在全國二成電力就來自地熱發電。
為提升國內能源多元化,政府在宜蘭縣清水地熱重點發展綠能發電,已有結元科技與陽碁動力節能兩家公司,透過兩岸技術合作,分別以「卡莉娜循環系統」及「有機郎肯迴圈」不同的發電系統,在清水地熱進行發電機組測試,去年12月順利發電並循環運轉。
據了解,還有美國及澳洲等能源公司也有意參與開發。
〈地熱發電現場機器聲〉
回顧台灣地熱發電史,中油公司曾在民國65年起先後探勘開發宜蘭縣清水地熱八口地熱井,民國70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地熱電廠,開始運轉發電,風光一時,但後來因地熱蒸汽出水量愈來愈少,加上地熱所產生的蒸氣,含大量腐蝕性物質,會損壞水管、發電機組等設備,影響到發電的成效,在民國82年宣佈關廠。
對於地熱發電有深入研究的中國文化大學財經系教授謝仲瑜,點出地熱發電的關鍵,就在於熱源轉換的技術。
事實上,國內地熱資源以大屯山蘊藏最多,但因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及酸性腐蝕等問題不適合開發,清水地熱是國內目前重點開發基地,結元科技高方駿總經理強調,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克服以往地熱發電所遭遇的種種問題,採用「卡莉娜」氨水環保發電系統,預計發電量可達到60000瓩,是舊清水發電廠的20倍,他看好宜蘭清水地熱的開發潛能。
經濟部能源局在五年前開始補助宜蘭縣政府進行清水地熱田的探勘及地熱資源開發,工研院進行地熱潛能再評估、地熱井修復及發電場設置整體規劃,地熱發電條件逐漸成熟,與陽碁合作採有機物發電的普惠動力系統中國區總經理李澤嘉認為,清水地熱已完成地熱井的挖掘,大幅降低地熱發電的開發成本,也可加速開發的時程。
地熱資源除了運用在發電外,並具有休閒及教育功能,宜蘭縣政府目前在清水設有「地熱廣場」,利用地熱井湧出的熱水,規劃烹煮食材的煮食池、泡腳池等設施,工商旅遊處陳德星副處長指出,宜蘭發展低碳產業清水地熱是重要的一環,宜蘭縣將運用得天獨厚的地熱資源,成立地熱園區,打造綠色能源展示基地,並結合遊憩帶動週邊產業發展。
〈現場地熱井聲〉
地熱是永續性的再生資源,綠能發電新技術讓國內地熱發電重現生機,並期望將地熱能源轉化成觀光資源,讓地熱能源多元應用。
(攝影:賴沁沁)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09/1/2nplk.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