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射最大核動力火星探測車】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11-26 06:00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即將在廿六日發射史上最大、最先進的核動力火星探測車,預計九個月後到達火星,並在火星地表上展開歷來最複雜的探測任務,以尋找火星過去或現在是否適合生命生存的答案。
好奇號今由火箭攜帶升空
NASA以廿五億美元打造「火星科學實驗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預定於格林威治時間廿六日十五時零二分(台灣時間廿六日廿三時零二分),自甘迺迪太空中心南方的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由「擎天神五號」(Atlas V)火箭攜帶發射升空。
造價25億美元 重899公斤
重達八九九公斤的火星科學實驗室,又被稱為「好奇號」,它在飛行五億七千萬公里後,預計將於二○一二年八月五日登陸月球。
它擁有高科技照相機、機械手臂、行動化學實驗室及能夠從六公尺外迅速擊碎岩石的雷射光束,因此被NASA科學家形容為「夢幻探測車」。
太重只好由天空起重機降落
由於「好奇號」重量是先前的「機會號」探測車的三倍,長度則是兩倍,因此這次降落時將捨棄過去以防撞氣囊包覆探測車的方式,改以史無前例的「天空起重機」的方式降落。
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先以降落傘減速,接近地表時,起重機與探測車分離,以纜繩懸吊探測車,緩慢放下,讓探測車降落在蓋爾隕石坑。
蓋爾隕石坑有綿延五公里的高山,科學家相信會藏有沉澱物與泥土,其中可能蘊藏著水,因此也可能發現生命的蹤跡。
不過,「好奇號」這次的探測重點不是水,而是其他可能孕育生命的要素,特別是有機物。
「好奇號」至少可使用兩年,它不用太陽能發電,而改用靠核衰變發電的鈽電池。
過去登月的阿波羅任務、環繞木星的卡西尼號太空船,都是利用鈽電池發電。
這是NASA自一九七○年代啟動維京計畫(Viking),發射兩艘探測器登陸後以來,首次探究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老問題。
當時科學家做出結論,認為火星上並沒有生命;
然而過了廿年之後,NASA發現要了解火星的環境,才能判斷是否有生命存在。
今年八月,NASA宣布發現火星的陡坡上有鹹水流動的跡象,此一發現若獲證實,將首度證明火星仍有流動的液態水。
上一次NASA發射探測車登陸火星是在二○○四年,當時「機會號」與「精神號」原本三個月的任務,因為它們始終正常運作而延續至今,「精神號」直到去年才宣告不支。這兩艘探測車都發現,火星上曾有水與石塊混合在一起的跡象。
引用:http://n.yam.com/tlt/international/201111/201111265586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