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家修道的境界:以刑為體,以禮為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7 10:5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道家修道的境界:以刑為體,以禮為翼

 

“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 真正一個修道的人,他入世處事,日理萬機,外表看起來忙得不得了,但他的內心什麼事都沒有,很逍遙很自在,這就叫無為之道“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 這四點,我們先從個人修道方面做一個瞭解。
 

“以刑為體”,“刑”就是政治上的管理。
 

後世道家講到修道,一個人要長生,有兩句術語:“未死先學死,有生即殺生”,“生”就是心念一動,就要把心念通通去掉;這個“死”,不是自己吃安眠藥去死,是要煩惱雜念妄想通通死光,就是殺的作用。
 

也就是說,心中的煩惱雜念通通死光,生命的本能才會恢復,才會長生不死。
 

去掉心中的煩惱雜念,必須要自己來治理,當每一個思想觀念,煩惱雜念起來時,自己要警覺,這些都是不好的,要去掉的。
 

這樣,慢慢地心性的本體就逐步得到清明了。
 

如何去掉自己的心念,這個中間的修法就叫“刑”,所以,修道的人管理自己非常嚴格,就想法律上的刑殺,去惡從善,去掉惡念,專門保存善念,這就是“以刑為體”。
 

但是專門殺自己的念頭,這還是消極的,所以要“以禮為翼”。
 

“禮”的道理,現在很難解釋了,它所包括的意義很多。
 

大家曉得中國文化有一部最根本的書籍《禮記》,《禮記》包括了三體:《周禮》、《儀禮》、《禮記》。
 

《周禮》等與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哲學的法典,是中華民族的大憲法,幾千年來的政治措施都是以《周禮》為根據。
 

《儀禮》是講禮貌禮節,相當於現代社會的秩序,生活的藝術等等。
 

《禮記》就包含更多的內容了,可以說諸子百家,所有的思想都出自《禮記》。
 

譬如《大學》、《中庸》等,都是《禮記》中的一章,後人把他們抽出來,另外變成一本專著。
 

普通一般人都認為,《禮記》只是談禮節的書而已,其實禮節只是其中的一項代表。
 

什麼叫做“禮”?並不一定是要你只管叩頭禮拜的那種表面行為,所以我們解釋“禮”,勉強的說,就是中國文化的精神。
 

但是這個說法不一定對。
 

古人解釋“禮者,理也”。
 

“禮”就是道理,換句話說,它包括一切文化的原則,如果用比較流行比較漂亮的名詞來講,用新的觀念來講,“禮”就是哲學。
 

這個哲學不是西方的那個哲學,這個哲學是借用的。
 

那麼,“禮”是講什麼呢?“禮”的真正精神是以道德為體。
 

中國歷代政治哲學最高的原則,是講禮治而不用法治,禮治著重在於全民文化的教育,“禮”的不夠,道德教育的不夠,只好用法治,用法治就是“以刑為體”。
 

“以刑為體,以禮為翼”,這兩句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光是自己管理得很嚴重是不夠的,必須要瞭解“禮”的精神。
 

“禮”的精神就是《禮記》開頭的第一句話:“勿不敬,儼若思。”這六個字很難講,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
 

這是講一個人的修養做到了,隨時隨地的沒有雜念,沒有惡念,沒有妄念,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抱著虔誠恭敬的態度,處理事情,待人接物,不管做生意也好,讀書也好,隨時對自己都很嚴謹,很自敬,不荒腔走板。
 

他的形態是“儼若思”,“儼”是形容詞,非常自尊自重,非常嚴正、恭敬的管理自己。
 

看起來他好像在想什麼東西一樣,但實際上沒有想,因為他在“敬”的狀態,這就是後人所講的,隨時在入定的狀態。
 

人的心境做到了永遠在定中,在清靜無為的狀態上,根本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就不需要象刑法一樣來管理這個念頭,這個念頭隨時清靜了,所以說,光是“以刑為體”還不夠,還必須“以禮為翼”,以真正的定慧精神輔助自己,然後處世之道。
 

“以知為時”,“知”同智,智慧的成就,可以引用孔子在《易經•系辭》中所講的“進退存亡之機”來解釋,一個人,天下大事也好,個人做事也罷,要瞭解自己什麼時候該進一步,什麼時候該退一步,隨時隨地知道自處之道。
 

“以德為循”,隨時在道德的行為上,自己知道人生的一個方向,一個路徑。
 

這四點從個人道德修養來講是如此。
 

為什麼這四點要反復說明?因為在幾千年的帝王政治上,真正在歷史上光輝的時代,如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這些時代帝王的思想都是內用道家的黃老之學,尤其注重老子。
 

實際上,老子是做招牌的,用的都是莊子,因為莊子相當於儒家的孟子,老子相當於儒家的孔子。
 

尤其是漢文帝,漢景帝父子兩代,大家都知道是“外示儒術,內用黃老”。
 

在近百年中,許多著作,注意不是全體的著作,在講到黃老之治,以老子為根本,而老子又主張“無為”,因此就認為這些了不起的帝王是“無為之治”,那他們怎麼解釋“無為”呢?當皇帝什麼都不管即“無為”,既然什麼都不管,那又管什麼呢?難道只管吃飯嗎?這樣解釋“無為”,真是莫名其妙。
 

其實,漢唐“內用黃老”的用法,就是莊子這一段,這是它的精華所在。
 

我們要瞭解,老子所講的“吾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的道理。
 

“三寶”這個名詞是老子先提出來的,後來佛家講佛、法、僧三寶。
 

老子講的這“三寶”,是老子做人做事的三個秘訣,小至於個人,大到天下國家都一樣,“曰慈”,儒家解釋為仁愛;“曰儉”,它不僅是指省錢,還包括了省精神,和一件事情的簡單簡化,簡單明瞭就辦好了一件事,這是儉的道理;“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講永遠跟在人家後面嗎?不是,它指萬事不要突出,因勢利導的意思。
 

不因勢利導永遠也做不好事,譬如山洪暴發,擋是擋不住的,一定要去擋,出的問題更大。
 

如要挽救的話,就估計山洪的力量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衰微下去,先到那衰微的下游,稍稍一引導,順著水勢一帶,就引進了河川渠川。
 

這是因勢利導,中間應用起來方法當然很多。
 

這也是後世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原理,也是兵法上講的“以弱勝強,以寡擊眾。”這些都是老子無為之道中,“不敢為天下先”的道理裏面變化出來的。
 

無為之道是對做領導人講的,但領導人做不做事呢?國家大事,一切都付之於法治,“以刑為體”。
 

法治的精神並不一定是講法律,用現在觀念講就是一切歸之於制度化,有一個良好的制度。
 

等於說上面的領導人手指頭動一動,下面就跟著正常動起來了。
 

所以省力少,成事多。
 

這是“無為”的道理。
 

注意,我們看到“刑”字,不要完全歸之於法律,這就要瞭解歷史了,完全依賴法律,在我們歷史經驗上很多,結果天下大亂。
 

如果相反的,不重法治,天下也大亂,這就是運用之妙了,很難掌握。
 

事實上,在歷史鼎盛的時代如漢唐,真正的引用就是莊子這一段,還包括了《外篇》《雜篇》所有的東西。
 

對於這一段,在我們文化史上還有一個東西必須瞭解。
 

我們都知道,中國法家的學說出自道家。
 

法家是非常殘酷的,尤其歷史上記載的,法家用法治世,太嚴格了,就變成一個非常殘酷的時代。
 

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完全講法治的人,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專門歸於《酷吏》的傳記之中。
 

我們看了這些非常殘酷的酷吏,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道家是講道德,講慈悲,講清靜無為的,為什麼法家出自于道家呢?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偏差呢?我們知道,一個修道人,一定非常注重道德,因為注重道德,就會對人對己的要求非常嚴格,這個嚴格的結果就是法治的精神。
 

譬如佛家的戒律,本來我們學佛很解脫,頭髮也剃了,衣服也換了,一切都放下不要了,本來很自在,但是真出了家,反而不自在了,為什麼?因為必須要守住戒律。
 

戒律是一個道德的規範,對自己要求管理得很嚴格,就產生了法家的精神。
 

所以法家在中國文化思想上,它就是戒律,是對整個社會,對全民的戒律,用之太過就變成殘酷了,用之適當才好。
 

所以法家自適最重要。
 

所以莊子提出了“以刑為體,以禮為翼”,那麼光“以刑為體”行不行?不行,還必須“以禮為翼”。
 

因此儒家有兩句話,孔子講得很徹底:“徒善不足以為敬,徒法不足以自刑”。
 

光講道德,勸人為善,那可以做宗教,宗教就是如此。
 

宗教家認為,宗教推行了,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這個理想很高,實際上做不到的,“徒善”會搞得一塌糊塗,所以輔助必須要有法治。
 

如果光信賴法治,“徒法不足以自刑”,路也會走不通。
 

我們懂了孔子這句話的思想,對於“莊子”“以刑為體,以禮為翼”的道理,就知道儒家道家完全是一樣。
 

莊子又對這四點加以引申: “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 不論個人的自修也好,或國家的政治也好,為什麼以刑罰為主呢?道理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
 

現在這裏是講如何做法,“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刑法為主不能過分,過分就流于酷吏的做法。
 

“綽乎”就是很輕鬆很自在之意,不是嚴刑重法。
 

刑法重,法令太嚴密,就是嚴刑重法,這在我們文化史上,歷來認為是一個錯誤的時代。
 

嚴刑重法不是法家真正的中心。
 

所以“以禮為翼者”,以文化的精神作輔翼,垂之于萬世的精神。
 

“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什麼叫“知為時”呢?就是要知道進退存亡之機,“不得已”,就是只好這樣做,不能不這樣做。
 

“不得已”有兩個觀念,第一,用儒家來講,孔子想救世,明知道這是救不了的時代,他還是要去做,所以盡其一生都是救世,每個宗教家都是這樣,這是“不得已於事也”;第二,知道事情沒有辦法做,就恰當好處,適可而止。
 

“知”是兩方面的應用。
 

“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至於丘也”的“丘”,不是指孔丘,是指像山一樣堆起來。
 

以道德為標準,以道德為規範,這個標準很高,象山丘一樣。
 

“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這句話是莊子在這一段這一篇中的點題,瞭解了這句話就明白了怎樣叫修道。
 

如學佛之人,又要修戒,又要修慧,又要修定,又要吃素等等,每一個宗教徒好像都是忙得不得了。
 

一般人認不清楚,認為這樣忙碌這樣努力才是修道,都是只看外形。
 

真正一個修道的人,他入世處事,日理萬機,外表看起來忙得不得了,但他的內心什麼事都沒有,很逍遙很自在,這就叫無為之道,因為他處理一切都有一個制度一個規範,都弄好了的。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12708.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07:01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