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複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事物處於安定的狀態時容易把持控制,問題處於萌芽狀態時便於處理;物體在脆弱的時候容易被擊破,在勢孤力單的環境下容易被消滅。
經營事業一定要做在別人之前,治理國家一定要善於消滅隱蔽的禍患,將暴亂扼殺在萌芽狀態。
茁壯的大樹只是由弱小的幼苗長成的;雄偉的建築物起初也不過是些泥土石沙罷了;奔波千裏的曆程,是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刻求有為之功的人必然會失敗;心中有所執著,在哪裏執著就會在哪裏失去。
因而智者因循自然地施為,才能避免失敗;放棄一切主觀執著,就不會有任何失落。
普通人做事情,往往在即將完成的時候就失敗了。
把謹慎認真、平和自然的心態貫徹始終,就不會遭受失敗。
所以智者想要的只是清靜無欲,不把世人所熱衷的功名利祿、名器珍玩系於心懷;學習大家都忽略的修行,從別人的迷失中覺悟。
做任何事只是順應自然的趨勢,而絕不強行追求、執著施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事物處於安定的狀態時容易把持控制,問題處於萌芽狀態時便於處理;物體在脆弱的時候容易被擊破,在勢孤力單的環境下容易被消滅。
無論從國家、社會到個人都是這樣的。
“安”這個狀態其實是個均衡的狀態,是各種力量處於微妙平衡的結果。
國家有“安”為基礎,才能進一步發展工業、農業、科技、醫療、教育等方面;從團體來說,必須先內“安”,才談得上向外發展;個人來說,必須先取得陰陽平衡、五行調和的“安”——健康,才能進一步有所為。
因此,“安”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安”的反面就是“亂”,“濁以止,靜之徐清”就是個治“亂”求“安”的過程,對個人來說,是治病;對國家來說,就是革命或者改革。
但無論如何,等到“亂”了再去求“安”,即使最後達到了“安”也是大傷元氣的。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長治久安呢?就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謀於未兆”、“判其脆”、“散其微”。
“未兆”是問題還沒有出現但是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遲早要出現的階段,是問題的理論可能階段;“脆”是問題已經出現但尚處於剛剛萌芽的階段;“微”是問題盡管有但還沒有形成氣候的階段。
這些都是問題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上及時處理,才能保證“安”。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發現問題只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就要去“為”和“治”。
“未有”就是“無”的層次;“未亂”就是“安”的層次。
解決問題就要從根本上去解決,不能只治標而不治本。
比如發生了火災,要做的工作首先當然是滅火,但絕不是滅完了火就沒事了,起火總有原因:人為的還是自發的?自發的也有很有因素。
不僅要滅火,而且要從根子上杜絕火災的再生。
生病的人最根本的病因總是來源於健康時候不適當的行為,那麼就要在重獲健康後避免那些不適當的行為;社會風氣敗壞也是從風氣良好的社會而來的,因此一定要看清隱蔽的禍患;國家普遍腐敗、國運衰落是從國家昌盛的時代過來的,所以必然存在制度上的漏洞。
只有針對這些根本下功夫,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老子講完了問題的解決方法,這裏就話鋒一轉,在談發展了。
發展就是要從基礎上做起。
無論多大的功業都是一步又一步走出來的。
無非是出發點要選准、方法要正確、心態要良好、目標要明確,然後持之以恒罷了。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這裏的“為”是區別於“無為”的“有為”,“有為”就是主觀的行為,是違反客觀規律的,所以當然必然失敗;“執”就是偏執,就是“貪”、“嗔”、“癡”,是過分強調主觀、過分重視自身的思想、行為,是屬於“失樂得之”那一類的行為,所以當然就會“失”。
以“道”作為人生最高准則的“聖人”他奉行的永遠是“無為”、“無執”,其實還有“無事”、“無味”等等。
在他的層次而言,其實是無勝也無敗,無得也無失的。
與“道”合一,也是天人合一,是與天地萬物同化的境界,自然界有生死,正如有白天和黑夜;人間有聚散離合、喜怒哀樂正如四季有春夏秋冬一樣。
有必要為春天而喜悅為冬天而傷悲嗎?四時運轉皆是無常的天道,聚散離合都是無常的人事,“心”是不應該隨著無常變幻“境”而轉的。
“心”裏有的應該是永恒的“道”。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為什麼普通人容易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以致於我國古代會有句話叫做“行百裏而半九十”?關鍵就在於普通人的“心”裏存在“有為”和“有執”。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內而言,他的心態、情緒、意志等等都不能穩定,在外而言,他不能用一致的態度來對待開工和收尾的狀態,有區別心。
“慎終如始”就是一以貫之。
這個“一”就是“道”。
了解“道”不難,實施“道”比較難;偶爾實施“道”不難,難得是一以貫之。
“心”在“道”的層次上,人就在天地造化的層次上。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普通人“貴”的都是“難得之貨”,“聖人”不以為“貴”。
能讓“聖人”去“貴”的只有“道”,“道”不是“難得之貨”。
“聖人”的“欲”就是“不欲”,第三十七章上說“不欲”才能“靜”,進一步“天地將自正”。
“天地將自正”的境界難道不是勝過了人世間的一切“欲”嗎? 世人“為學”,大多為了後天的功名利祿,而把“道德”視為無用的羈絆。
“聖人”不求那些後天的、有形的東西,只是修行“道德”而已。
“聖人”與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他能夠從他人的迷失中醒悟,修行最普遍的、最簡單又是最精深的、為眾人忽略的修行。
這種修行就是“道德”,從根本上說,“道法自然”,所以這種修行就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5/82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