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德行如水,心靜則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6 16:1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德行如水,心靜則明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好的德行就象水: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爭功德,能夠在眾人都厭惡的環境中安居樂業,所以它就接近於道的境界。
 

安守著無人來爭、與人無爭的善地;心境如深淵一般清明寧靜;行為因內心的祥和而對眾生充滿慈愛;言語因清靜無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義卓著;政治上也會因為無私無欲,不刻意追求有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雜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後,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專注於辦事,從而無所不通;行事也會看清真正應該發動的時機,而且善於把握時機。
 

正由於他不刻意地去爭權奪利、爭功釣名,所以他既沒有來自內心的憂慮、憂鬱,也沒有來自外界的憂患、憂難。
 

“上善若水”最上乘的“善”就象水一樣啊!前面我們說過,“善”是一個時空性的範疇。
 

它是“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一種應用——“德”的具體評價。
 

“德”是從“道”這個宇宙大規則中演化出來的。
 

在“道”層次上,沒有“善”或“不善”的區別,但在“德”的層次上,不僅有“善”與“不善”的性質分別,而且還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別。
 

世間萬物都有一個“德”,常見的如“天有天德,地有地德,春木德興,夏火德興,秋金德興,冬水德興。四季之交土德興”,再比如君主有“聖德”,“君子”有“仁德”,練武人講“武德”,學藝人講“藝德”,普通人講“私德”。
 

那麼什麼是衡量這些“德”究竟是“善”還是“不善”,究竟是“上善”、“中善”還是“小善”呢?唯一的標准就是看它與“道”的符合程度。
 

符合就是“善”,符合得越多,就是“上善”。
 

水“德”為什麼是“上善”?就因為它“幾於道”——非常接近“道”。
 

這個非常接近“道”的“水德”,究竟有些什麼具體“功德”呢?就是因為它“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善於滋養萬物而不爭功德,能夠在眾人都厭惡的環境中安居樂業,也就是說它“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白求恩式的共產主義高風亮節啊! 水是我們最熟悉的東西了,我們身體裏四分之三都是水。
 

有關水的具體的例子是多到不可勝數的,老子就重點從以下七個方面來講。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是老子對“水德”進一步展開了,而且把它與“人德”相比較了。
 

“居善地”。
 

水的特性是向下,這個特性是針對我們這個世界(地球)而言的。
 

因此,水一般都是一刻不停地、毫不猶豫的奔向那些低窪之處——世俗的人們最厭惡的地方,這是“水往低處流”,但人是要“人往高處走”的。
 

如果在人際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處”走,那就勢必要“爭”,輕則拳腳相加,頭破血流,重則你死我活。
 

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謙和的心態,那麼就是“不爭”,“不爭”就是“上善”的行為之一。
 

而“上善”是最符合“道”的,所以最終是占大便宜的。
 

所謂“吃虧是福,得便宜處失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回過頭來再看水,盡管它不停地奔向低窪的地方,但是沒有哪一刻停止過自身的升華(蒸發),最後它又以一種嶄新的、更為純淨的形態遨遊於藍天,那就是白雲——沒有任何人可以居高臨下地俯視它。
 

正所謂“一下一下又一下,一下下到深淵裏。自有老天不我欺,青雲直上居九天”、“心善淵”。
 

水的本質的清明寧靜的,從來不受任何外來物的影響,它的物理化學性質極為穩定:無色、無味、透明。
 

它在急速運行時可以混雜夾帶著泥沙礫石,但一停下來,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來的面目。
 

它可以包容很多的無機鹽和礦物質,但當它升華(蒸發)的時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純淨。
 

我們做人,能象那樣始終不被環境所迷惑嗎?始終保持住清明寧靜的本心嗎?能不改變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嗎? “與善仁”。
 

水對任何物體都是很“仁愛”的,瓦礫和寶玉都可以跟著它一起去旅行,它絕對不會厚此薄彼。
 

參天的大樹和卑微的小草它都願意去滋潤,既不趨炎附勢,也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
 

水的聲音是天地間最美妙的聲音,也是最變化莫測的聲音,但是每種聲音都符合它的身份。
 

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潤物細無聲”,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嘩嘩”,可以是大海的呼嘯,聽其聲可知其形,這就是是“信”。
 

內外一致,表裏如一,既不虛張聲勢,也不矯情偽飾。
 

“政善治”。
 

水完全根據“道”的原則和具體地理環境來決定它要走的路,無論東西南北,無論直行蜿蜒,它都依據地勢而為,絕對沒有什麼主觀上想要去的地方。
 

它只有一個大方向,奔向低窪,不考慮氣派和面子的問題,寬可以數十裏,窄可以幾米,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在地下走,甚至不考慮最終是奔向大海還是奔向沙漠,絕不會自動自發地去趨吉避凶。
 

水執行的是真正的“無為之治”。
 

“事善能”。
 

水的功能是最多的。
 

它可以滋潤,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沖刷。
 

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它不會去計較是不是主角,有多少收益,吸引多少眼球,人氣指數有多高,能不能評個院士博導教授之類的,它只是默默地勤奮地敬業地工作。
 

但是,哪裏可以完全離開水呢?可以說這世間的絕大多數工作如果沒有水的參與,根本是不可能辦成的。
 

“動善時”水又是最善於等待時機來發動的。
 

春天萬物複蘇、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來了;夏天萬物生長壯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萬物氣息收斂,生機轉入種子,相應降水就開始少;冬天萬物閉藏,生機封固於內,就基本上不怎麼降水,即使降水也不流動(雪),留待來春地氣回暖、萬物複蘇時再用。
 

“夫唯不爭,故無尤” 因為“不爭”,所以“無尤”。
 

“不爭”就是“為無為”,依據“道”來“為無為”需要“爭”嗎?“爭”,現代社會所最提倡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究竟有多少合理性?“爭”說到頭,又是“爭”的什麼呢? 要理解什麼叫“無為而無不為”,什麼叫“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看看水吧。
 

只有象水這樣去對待學習、對待工作、對待愛情、對待事業、對待家庭、對待師長、對待同事、對待朋友、對待家人、對待人生的所要面對的一切,才能既沒有來自內心的憂慮和憂鬱,也沒有來自外界的憂患和憂難,這才是我們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0904/5715.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1: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