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家智慧:萬物皆有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6 16: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道家智慧:萬物皆有道

 

“道”是宇宙萬物生存及發展的途徑,任何一物皆有其道,整體宇宙亦有其道。

 

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四時運行,生態平衡,充滿和諧的韻律。
 

儒家從正面肯定人間一切價值,相信只要教育與政治配合,人的向善本性可以因勢利導,達到“正德、利用、厚生”的幸福境界。
 

然而,自有社會組成以來,人間的混亂與沖突從未消弭,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也許是人的知識及能力有限,也許是人性還有許多潛伏的弱點,以致人群在相處時,問題重重。
 

道家面對這個難題,換個角度去想,也許“無為”勝過“有為”;並且,能否超越以“人”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呢?如果不由“人”的立場去觀察,又要改由什麼立場呢?由“道”的立場。
 

道又是什麼? “道”是宇宙萬物生存及發展的途徑,任何一物皆有其自己的道,整體宇宙亦有其道。
 

既然萬物不能離開“道”,好像無道就無物,我們能否設想: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同時又是其運作發展的途徑?以天地為例,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四時運行,生態平衡,充滿和諧的韻律。
 

不過,人類世界的情況就不同了。
 

事實是:有了人,世界就有災難、罪惡與痛苦。
 

如何從根本上予以化解? 道家的第一位代表老子認為:一切問題都出在人的認知與欲望。
 

當人為了生存而必須認知萬物並加以區分時,區分亦帶來價值上的貴賤之別,由此引發人的欲望。
 

大家都去追求“難得之貨”,人心怎能不亂?但是,人的認知能力本身並沒有錯,它還有提升的可能。
 

因此,老子的構想是:認知能力首先表現為“區分”,後果利弊互見;若要興利除弊,至少可以保障自己,就須將它轉化為“避難”,由於明白吉凶禍福的道理而避開一切災難。
 

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既然福禍相互依存,我們何必汲汲於世間的名利權位?老子注重“無患、無尤”,希望“全身保真”。
 

接著,認知能力可以更上一層,由向外區分與向內衡量,提升到主客合一,不再執著於自我,卻能以“道”的立場來觀照一切。
 

這時產生“啟明”,洞識萬物芸芸,各歸其根,無為勝於有為,甚至,無為就是無不為了。
 

這顯然是一套講求“培養智慧”以“發現真理”的哲學系統。
 

然而,這種智慧不僅難以傳授,而且不易表述。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有的語言都只是方便法門,目的是助人以心靈之眼去直觀“道”,然後在具體的行動中表現超越的精神。
 

一旦化除執著,眼界隨之開朗,天地也變得無限寬闊了。
 

接著發揮道家思想的是莊子。
 

莊子進一步提出“遊”的理想。
 

他以各種寓言以及虛擬的人物與故事,展現了一個無限而永恒的精神世界,這是人人可以達到卻極少有人真正達到的。
 

修行過程並無定法,大致有以下階段:“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由超越世間利害、有形之物、生命欲望,到光明初現,體認萬物一體,終至不受時空所限,有如恒存的精神體。
 

莊子為人類描述了一個精神上至為寬廣的領域,讓我們可以遨遊其中。
 

隨著主體的自由與解脫,產生了藝術上想象的空間與審美的情調。
 

中國曆代許多傑出的詩人與畫家,都由莊子汲取豐富的靈感。
 

不僅如此,每當遭逢亂世,讀書人隱居山林時,也常由莊子得到安慰。
 

不過,道家思想以智慧為重,要靠個人體悟啟明,而無法傳諸大眾。
 

同時,它所強調的修行也與一般的道德修養有別,不足以用為社會教化的參考。
 

至於漢代末期所衍生的道教,則與道家的原始意旨沒有必然關系。
 

在哲學界,單是“道”這個概念就令人深感興趣。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M.Heidegger,1889—1976),晚年曾試圖將《老子》譯為德文。
 

即使他最後因為不懂中文而放棄這項嘗試,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真正偉大的哲學系統必有相通的地方,因為它們都是人類理智面對道或超越而絕對的“一”,所作的沉思的結晶。
 

引用http://www.yiyuanyi.org/guoxue/201103/53088.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 17:58 , Processed in 0.1249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