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地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1 11:0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地倉

 

拼音

 

dìcāng

 

英文參考

 

dicang(ST4)

 

概述

 

地倉,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別名會維、胃維。

 

屬足陽明胃經。

 

陽蹻、手足陽明之會。

 

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瞳孔。

 

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的分支,深層為頰神經的末支,并有面動、靜脈。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瞼瞤動,齒痛,頰腫,及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沿皮刺0.5-1寸。

 

艾條灸3-5分鐘。

 

標準定位

 

地倉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瞳孔。

 

取法

 

正坐或仰臥,眼向前平視,于瞳孔垂線與口角水平線之交點處取穴。

 

穴位解剖

 

地倉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笑肌和頰肌、咬肌。

 

有面動、靜脈。

 

分布著面神經分支,眶下神經分支,深層為頰神經的末支。

 

皮膚由上、下頜神經的分支雙重支配。

 

因針橫向外刺,所以針由皮膚經皮下組織,穿口角外側的口輪匝肌,該部肌質則由降口角肌、頰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肌的纖維交錯。

 

在面神經外側,針行經笑肌和頰肌之間,再入咬肌。

 

以上表情肌由面神經的分支支配,而咬肌則由下頜神經的咬肌神經支配。

 

特異性

 

蹺脈、手、足陽明之交會穴。

 

功用

 

祛風止痛,舒筋活絡。

 

主治病癥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

 

2.其它:口角炎,小兒流涎。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2寸,局部脹痛;

 

2.治面癱時向頰車方向平刺1.0~2.5寸;

 

3.向迎香穴透刺治療三叉神經痛,局部酸脹可擴散至半側面部,有時出現口角牽掣感。

 

灸法:溫針灸3~5壯。

 

配伍

 

地倉配頰車、巨髎、合谷,有祛風通絡活血的作用,主治唇緩不收,齒痛。

 

地倉配頰車、承漿、合谷,有通氣滯利機關的作用,主治口噤不開。

 

文獻摘要

 

《銅人》:失音,牙車疼痛,頷頰腫,項強不得回顧。

 

研究進展

 

單純性流涎地倉透頰車,治療小兒單純流涎(不包括其他口腔疾病直起的流涎),有較好效果。

 

面癱針刺地倉透頰車,用電針,效果均好。

 

引用:http://big5.wiki8.com/dicang_1682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8 12:18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