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無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22:1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8 10:5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無為

 

無為之釋義,有道家與佛家之不同。

 

儒家亦有如論語衛靈公篇所載:「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集註:「無為而治者,聖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

 

中庸則謂:「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是指不假人為,但秉自然之天成。

 

易經繫辭上:「易,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道家的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又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史記的太史公評曰:「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

 

史記老聃傳:「李耳無為自化,清淨自正。」

 

莊子天地:「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異者人道也。」

 

又云:「夫明白入素,無為復樸,體住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

 

莊子至樂:「雖然無為,可以定是非。」

 

列子天端云:「生生未嘗終,形形未嘗有,聲聲未嘗發,色色未嘗顯,味味未嘗呈,皆無為之職。」

 

生生、形形、聲聲、色色、味味,皆係無為造化。

 

可知,儒道二家的無為之說,是指不假巧飾、不用心機的天真自然。

 

佛家的無為(Asaskrita),是指諸法實體,是無生滅無變化的真理,離生住異滅之四相,離因緣之造作,離因果之相續,離語文思想之攀附,即是無為。

 

故於諸經中,將一切法,分作二類:有漏的生滅法是有為,無漏的涅槃法是無為。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六云:「若法不生不滅,無因無果,得無為相,是無為義也。」

 

小乘的俱舍論,將一切法分為五類七十五法,除了色、心、心所、不相應之類,即是無為法類,分三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

 

虛空以離障礙為性;

 

擇滅以離繫為性,遠諸有漏法之繫縛時便得解脫;

 

非擇滅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有為法不因離繫之擇,但由緣缺故。

 

大乘的唯識論,將一切法分作五類百法,無為法類,共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成唯識論卷二:「離諸障礙,故名虛空。由簡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緣闕所顯,故名非擇滅。苦、樂受滅,故名不動。想、受不行,名想受滅。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設施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

 

顯揚聖教論卷一等,將真如無為再分作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而成八無為。

 

實則,有無法本無自性,故空,無為法即空慧本身。

 

解脫之前,見一切法是有為;

 

親證涅槃之時,則無一法不是無為的法身真如。

 

(聖嚴)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6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3:56 , Processed in 0.07519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