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導】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唱導是佛教的教講方法,相傳起於六朝;
一般是在法會或齋會時,以說唱教導的方式,宣說教理以開導眾心。
雖與演說、說教同義,然相較於講解經論義理而言,唱導是一種雜說因緣譬喻,使一般信眾更能接受深奧義理的通俗教導方法。
唱導一詞,出自〔法華經卷五‧從地踴出品〕:「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
梁‧慧皎〔高僧傳卷十三‧唱導論〕載:「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
皆佛法初傳,於時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禮,至中宵疲極,事資啟悟,乃別請宿德升座說法,或雜敘因緣,或旁引譬喻。
其後廬山慧遠,道業真華,風才秀發每至齋集,輒自升座,躬為導首,先明三世因果,卻辯一齋大意。
後代傳授,遂成永則。」
佛陀在世時,舍利弗曾為上座,唱導頗佳。
據〔高僧傳卷十三‧唱導〕所載,當世著名的唱導師,有道照、曇穎、曇光等十人。
〔續高僧傳卷三十.雜科聲德篇〕則列舉慧明、立身等人;
〔宋高僧傳卷二十九、卷三十.雜科聲德篇〕亦舉出唱導家法真、無跡等。
據載唱導法師不僅須深通佛典,而且須「專習子史今古集傳」,同時更要具備「聲、辯、才、博」四種條件,即:(1)聲,吐音瞭喨則可洗滌塵心;
(2)辯,論難時之應變能力;
(3)才,出口成章,臨時採博;
(4)博,博通經論書史乃至民間技藝。
〔高僧傳〕載唱導的效果說:「辯出不窮,言應無盡。
談無常,則令心形交慄;
談地獄,則使怖淚交零。」
唐代佛教大盛,佛法普及,法會、齋會中的「唱導」更趨通俗化,因而乃有「俗講」的產生。
〔廣弘明集〕中收錄有梁簡文帝〔唱導文〕,王僧孺〔禮佛唱導發願文〕等二十餘篇。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