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共辯模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6:0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共辯模式

 

Synectics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共辯模式係發展個人或團體創造力的一種方式,由高登(WilliamJ.J.Gordon)和他的同事所共同設計的。

 

這個模式主要係透過三種類型的類比:個人的類比、直接的類比與緊縮的衝突(compressedconflict),讓學生從新的角度來解決問題,也可以讓他們熟悉原來是陌生的事物。

 

高登依據四個理念來建立共辯模式:(1)創造力在每日的活動中是重要的,而非只用在藝術及音樂的創作上;

 

(2)創造的過程不是神祕的,是可以描述的,創造力可以經過訓練而增加;

 

(3)在所有領域的創造與發明,都有相同的基本心智歷程;

 

(4)個人的發明與團體的發明很相似。

 

基於這些理念,高登發展了對於創造性心理學的假設:(1)使創造成為意識的過程,並輔以助力,就可直接增加個人、團體的創造力;

 

(2)在創造的過程中,情緒成分較智力成分重要,非理性成分較理性成分重要;

 

(3)理解情緒的、非理性的成分,才能增加成功地解決問題之可能性。

 

共辯模式中的隱喻活動,使創造成為一個意識的過程。

 

隱喻建立一個相似的關係,藉一個觀念或物品取代另一個觀念或物品,將觀念間或物品間作比較,透過這種取代,創造的過程就產生了,將熟悉的與不熟悉的做連接,或從熟悉的想法中產生新的想法。

 

共辯模式的訓練採用三種類比:(1)個人的類比。

 

重點在於移情的投入,當個人轉移到另一個空間或成為另一物體時,個人須喪失自我。

 

當自我喪失而產生的概念距離愈大時,則類比就愈新穎,個人已經創造了事物。

 

(2)直接的類比。

 

是二件事物或概念的簡單比較,其功能是將真正的問題情境轉換到另一個問題情境,以對問題產生新的觀點。

 

(3)緊縮的衝突。

 

對一個事件用二個字來描述,這兩個字看起來相反或互相矛盾,如友好的敵人。

 

這種類比訓練使學生產生對單一事物結合二種參考架構的能力。

 

共辯模式有二組策略,一組策略是讓學生從新的、較有創意的觀點來看舊問題,因而產生新的解決途徑。

 

其活動的順序是:對目前情況的描述→直接類比→個人的類比→緊縮的衝突→直接類比→重新檢視原來的任務。

 

另一組策略是使陌生的事物變成熟悉,使新的、不熟悉的觀點產生意義。

 

其活動的順序是:教師提供新主題的訊息→直接類比→個人的類比→比較各種類比→學生解釋類比間的不同→學生重新探索原來的主題→產生新的類比。

 

教師是此模式的核心,須接受學生各種古怪的、非尋常的想法而不做價值判斷,使學生能自由地拓展思考空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2 01:09 , Processed in 0.21776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