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士」字在中國典籍中出現最早的是指法官,見〔尚書.舜典〕載:「帝曰:皐陶、蠻夷華夏、寇賤姦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牢三居,唯明克允。」
此後典籍中常常出現士字,或指有才能的人,或指讀書人,也泛指男性的普通人。
荀子在〔哀公篇〕區分庸人、士、君子、賢人和大聖,對士有明白的描述(參見「人有五儀」)。
又在〔荀子〕書中,出現了許多「士」的名稱,有的因名稱而略有解釋,有的則只見名稱而已,匯集起來,可供參照。
1.名與義並見:(1)通士:「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物至而應,事起而辨。」
是指能事上治下,能任事應物,辨別道理的人。
(2)公士:「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爭於中,不以私害之。」
是指不勾結下位的人以欺騙上級,也不阿諛上級以危害在下的人,和同等的人有爭端時,能堅守本分,不因私心而害人。
(3)直士:「身之所長,上雖不知,不以悖君;
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
長短不飾,以情自竭。」
是指自己的優點未曾為上級發現也不怨恨,自己的缺點未曾為上級所發現,也不蒙蔽以取得爵賞(升遷),不掩飾優點或缺點,只是盡其在我,實事求是。
(4)愨士:「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獨甚。」
(甚字王念孫以為應作「是」字,意義較通)指言而有信,行為審慎,守法合俗,不敢堅持己見。
(以上並見〔不茍篇〕,荀子在列舉此四種士後,同時描述了「小人」,是「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
頗可對照。)
(5)處士: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
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
無知而云知者也;
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
行偽險穢,而強高言謹愨者也;
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非十二子〕)「處」是未出仕的人,即未擔任官職者,這樣的人有古今之別。
古之處士具有盛德,安於平民生活,只是修正自己,篤定不移,即是有德安分守常的人。
而今之處士,是本身並無才知,卻自以為有能有知,貪心很重,卻裝作無欲,總之,可說是一種「虛偽」的人。
(6)信士:信士的描述,要銜接上文,〔王霸篇〕中載:「.…‥援夫千歲之信法以持之也。
安與夫千歲之信士為之也。
人無百歲之壽,而有千歲之信士,何也?
曰:以夫千歲之法自持者,是乃千歲之信士矣。」
是指千歲而不變的是禮法,人的壽命雖然不到百歲,能夠信守持久不變的禮法的人,就是信士,而且可以稱之為「千歲之信士」。
(7)勁士:「行法至堅,不以私欲亂所聞。」
(〔儒效篇〕)是指堅守禮法行事,不以私欲淆亂聽聞,即是堅持一定的信念,不輕易改變正確觀念,可說是有堅毅性格的人。
(8)義士:「故用國者,義立而王,……挈國以呼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櫟然扶持心國且若是其固也。
之所與為之者,之人則舉義士也。」
〔王霸篇〕這是由國君行仁義而使國家安定,協助這樣的國君的人,是與國君觀念和作為一致的人,稱為義士。
2.名見於文,可由名知義:(1)國士:「雖有國士之力。」
(〔子道篇〕)(2)賢士:「無國而不有賢士。」
(〔王霸篇〕)(3)能士:「無國而不有能士。」
(〔王霸篇〕)(4)俊士:「天下國家有俊士。」
(〔大略篇〕)(5)修士:「使修士行之。」
(〔君道篇〕)又「修士之喪,動一鄉,屬朋友。」
(〔禮論篇〕)(6)辯士:「辯士之所不能言也。」
(〔儒效篇〕)(7)戰士:「其戰士安難」安難意為不避危難。
(〔富國篇〕)(8)隱士:「天下無隱士,無遺善。」
(〔正論篇〕)(9)列士:「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
(〔大略篇〕)(10)從士:「從士以上皆羞利而不與民爭業。」
(〔大略篇〕)(ll)元士:「元士(即上士)次之。」
(〔正論篇〕)(12)庶士:「庶士(即軍士)介而夾道。」
(〔正論篇〕)(13)銳士:「秦之銳士。」
(〔儀兵篇〕)(14)罷士:「無國而不有罷士。」
罷士意指疾病或無行者。
(〔王霸篇〕)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