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人可為禹】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塗人可為禹一辭取自〔荀子‧性惡篇〕:「塗之人可以為禹」句,意即平凡的人也可以成為像禹一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根據荀子學說,人與生而具的自然天性,只有生理嗜欲與心理情欲,易趨於為惡,並無價值可言(參見「性惡篇」、「化性起偽」),有賴後天環境、師法禮義、積習陶養,始可達到「偽善」境界(偽是指人為價值,非指虛偽)。
根據這個原則,任何人只要能接受師法教化,就可養成「仁義法正」的品格。
〔性惡篇〕於是說:「塗之人可以為禹。
曷謂也?
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
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
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
也就是說人人皆具取得仁義法正、道德知識與道德品質的潛能,因此可說「塗之人可以為禹」。
雖然表面看凡人大多不知仁義法正之理,不具仁義法正之質,唯有禹能知能具,但是不可否認凡人皆有「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
實則根據荀子學說,「材性智能君子小人一也」(〔榮辱篇〕),聖人與平凡人本性原無差別,只是聖人能積善成德,凡人則不能。
如〔儒效篇〕說:「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
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
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聖人是塗人積善而成,反之,如果使塗人積善不息,則可通於神明,參於天地,而為禹矣。
不過積善成聖的過程含攝多種主客因素(主觀如個人是否能立志、有恆;
客觀如是否有禮義師法、良好環境),並無必然的結果,〔性惡篇〕說:「聖可積而致,然而皆不可積,何也?
曰:可以而不可使也。」
也就是說聖德固可積善修得,但是想要使人人皆積善成聖,卻不可行。
因為人人雖均具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卻不可使。
也就是說雖然人人具有潛能,卻不可勉強他們將之實現。
有時小人雖有可以為君子的潛能,卻不願為君子;
君子雖有為小人的潛能,卻不願為小人。
荀子於是總結道:「故塗之人可以為禹,則然;
塗之人能為禹,未必然。
雖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
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嘗有能遍行天下者也。」
說人人皆有潛能可以為禹,可以成立,說人人皆能做到像禹一般,則未必。
就好像雖然雙足可以行遍天下,卻未必真的行遍天下。
由上可知,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是為了鼓勵人進取向上,肯定人人均具有成聖成賢的潛能。
不過另一方面荀子也承認修道成德不是機械因果的過程,無法使每個人都欣然受教,成為聖賢。
因此說「塗之人可以為禹」,不等於「塗之人皆能為禹」。
教育畢竟並非萬能,僅能盡量提供良好的經驗環境;
教育的成效則更有賴受教者的意願與努力以決定。
這裡荀子所謂「塗之人可以為禹」與孟子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告子篇〕),可說大同小異。
孟子同樣肯定人人皆有成聖成賢的可能,只是他認為聖賢之道(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切近可行,人人可為。
若說不能為堯舜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荀子則較嚴毅地認為聖賢之道高遠,雖然人人都有成聖成賢的潛能,事實上卻不可能強使所有塗人都成聖成賢。
荀子的這種說法與孟子相似,較能顧及教育過程中受教者主觀條件的差異,而不致使性惡說淪為「教育萬能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