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類】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統類的「統」是指綱紀、禮法,「類」是指同類事物構成的範疇,或為進行推論時的思宇,或應用於「人類」的人群社會與法律例令(參見「三本」),「統」「類」並舉見於〔荀子〕,主要是指聖王所制定用以規範人類社群生活的禮義法度,即所謂「禮義之統」、「仁義之類」。
根據荀子學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在於「能群」、「能辨」。
「能群」於是人能營社會群居生活,〔王制〕中說:「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牛馬或能群居生活,卻無法像人一樣分工合作,形成文明社會。
「能辨」於是能分,在社會人群之中便有長幼、尊卑、貴賤、親疏、賢愚、男女之別,而這些區分均有賴於先王聖人制定「禮義之統」以規範之。
所謂「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
曰以其有辨也。
……夫禽獸有父子,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於分,分莫大於禮,禮莫大於聖王。」
(〔非相〕)「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
(〔富國〕)「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後使穀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榮辱〕)而「君者何也?
能群也。
能群者何也曰善生養人者也,善辨治(即治理)人者也,善顯設(即任用)人者也,善藩飾(獎勵)人者也。
善生養人者人親之,善辨治人者人安之,善顯設人者人樂之,善藩飾人者人榮之,四統者俱而天下歸之,夫是之謂能群。」
(〔君道〕)上舉說明,荀子以為禮義之統即先聖先王所制定規範人倫社會關係的法則律令(類),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所在。
準此,能「壹統類」、「知通統類」者,才足以為聖人大儒。
如〔非十二子〕中說:「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太古,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屋內)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勃然而興)平世之俗起焉,……是聖人之不得勢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就是說諸子之中,唯有仲尼子弓能總括治國策略方針,給予人們言行一定的尺度準則,統一綱紀律令,集合天下的英才教以上古聖王治國的最高原理,即使在小小的教席之上,也具備上古聖王的典章制度,太平治世的風習也因而興起。
〔儒效〕中則說聖人「脩脩兮用統類之行」,即依禮義律令、條理剛正而行;
大儒「法後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萬;
苟仁義之類也,雖在鳥獸中,若別白黑。
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所未嘗見也,卒然起於一方,則舉統類以應之。」
意即大儒能把握禮義制度等恆常價值,運用類推的方法,由淺少可推而認知博多,由現今可推而認知遠古,由一可推知萬。
如果真能行仁義,即使混跡鳥獸之中,也如白在黑中易於辨識。
對於突然出現、未所見聞的怪變畸物,也能立即以恆常的禮義之統、仁義之類肆應。
荀子認為「壹統類」足以治國教人,乃出於恆常價值推可推面廣之、肆應萬變的假說。
「統類之知」雖不免起於經驗,但必經推論而得,如〔非相〕中說:「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以說度功,以道觀盡,古今一度也。
類不悖雖久同理,故嚮乎邪曲而不迷,觀乎雜物而不惑,以此度之。」
(參見「法後王」)〔王制〕中說:「以類行雜,以一行萬,始則終,終則始,若環之無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
皆在說明若能把握同類事物(尤其是人類)恆常之理,加以推論,便可得到關於該類事物的普遍知識。
而禮義之統、仁義之類便是關乎人群社會恆久普遍之理。
〔勸學〕中說:「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均足見荀子以禮義法度(即統類)為人群社會生活最高的規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