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2:2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秋水〕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秋水〕是〔莊子〕書中的第十七篇篇名,其中主旨用寓言的方式,假託黃河的水神「河伯」和北海的海神「北海若」的對話,諷刺見小者不知有大;

 

知識不完備便不能做出確切的判斷;

 

宇宙現象複雜萬端,不能盡言,而且語言也不能盡意,意也不能盡察;

 

人事現象無常,而主觀常常陷於執著,最後論到道知人。

 

其餘的文字比較紛雜,和全篇的主旨無關。

 

試舉其幾個重點於後。

 

篇名「秋水」是文中一開始便說秋天所有河川的水都匯集到黃河,因而水面廣闊,看不出岸邊的牛馬,河伯為自己的容量而欣喜,以為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自己這裡了。

 

如是順流東行,達到北海,再向東看去,卻不見崖岸,才知道自己的容量相形見絀,於是向北海若慨歎道,看見你這麼浩渺無垠,才知道我是這麼渺小,否則一定會「見笑於大方之家。」

 

(後來「貽笑大方」的成語便出於此)北海若說:「你不能和井裡的魚談大海,因為牠受空間限制,所見的又小又少;

 

也不能和夏天的蟲子談冰,因為牠受時間的限制,活不到冬天,自然不知道有冰;

 

不能和偏知的讀書人論道,因為他受了禮教束縛,不知道有大道理。

 

現在你既然已經超脫崖涘的束縛,看見了大海,而知道了自己的卑陋,就可以和你說說大道理了。」

 

又接著說:「海是天下最大的水,因為所有河流的水都匯集於海,沒有盈滿的時候,也永不枯竭,而我並未因此而自負,因為我從天地得到形體,從陰陽得到生氣,在天地之間,不過像一塊小石頭,一棵小樹在大山上一樣,只知道自己很小,怎能自滿自大呢?」

 

這段話一則在諷刺自滿的人;

 

一則在說明所見小而不知有大的限度;

 

反過來說,即是知識無涯,天地之大無限,不可侷限於一己的知見而陷於孤陋寡聞的境地。

 

河伯接著問:「那麼我把天地當做是最大的,毛尖當做最小的可以嗎?」

 

北海若說:「這也不對。

 

萬物的數量無窮,時間永不止息,得失不定(事無常),終和始也不是固定不變。

 

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對遠近都看得到,對小的不以為少,對大的不以為多,是由於知道數量無窮;

 

知道今古,對遠的(尚未發生的)不煩憂,對近的不強求,是由於知道時間無限;

 

知道事物盈虧的變換,得而不喜,失而不憂,是由於知道得失並非固定不變;

 

知道生和死是人生(以至生物)必然的歷程,所以不樂生惡死,是由於知道生死無常。

 

總而言之,人所知道的,少於所不知道的,又怎能說毫末就是最小,天地就是最大的呢?」

 

這段話還是本著莊子的主張,認為人的知有限,依有限的知做判斷,判斷也只有相對性,而沒有絕對性;

 

除非能夠窮盡知識,從完全、周備和無限著眼,才能做正確的判斷。

 

不過最低限度,如果能知道事物相對的兩面,也可少受時空和人事的限制,而不致因處於「較大」、「較久」和「較多」的狀況就沾沾自喜。

 

同樣的,也不致因處於另一端的「較小」、「較短」和「較少」而有遺憾了。

 

以下北海若又就河伯所問「至精」、「至大」、「物外」、「物內」、「大小貴賤」等等,加以解釋,說:「從小看大會看不完全,從大看小則看不明白,因為精是「小之又小的」,「垺(即大)是大之又大的」,雖然言語中有精粗之別,可是「精」為「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到的。」

 

至於物外物內,大小貴賤之別,是在於從那個立場看,「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貴賤不在己。

 

(即不在物自身)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

 

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

 

就是說:「道觀」並沒有差別;

 

差別出自人的主觀,是人用主觀的立場和觀點做判斷,才有了大小貴賤之別;

 

就算以物看物,主觀的物也會自以為貴,其實物自身並沒有貴賤之分,主要的在指出主觀判斷有相對性。

 

從「道」來說,根本是不必要的,也就是人為的判斷,並無意義。

 

北海若在後面的話中說:「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

 

又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

 

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又回到道家祛除人為,反樸歸真的主張。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21:3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