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岔】
①[chàㄔㄚˋ]
[『字彙補』丑亞切]
亦作“扠”。
1.山脈分歧的地方。
淸方以智『通雅·諺原』:“山岐曰岔,水岐曰汊。”
2.指道路分歧的地方。
『水滸傳』第六回:“二人出得店門,離了村鎮,又行不過五七里,到了一箇三岔路口。”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行軍總要』:“如遇途中有三叉路口或二岔歧路,日間固能易過,夜間實恐難認,必須審明此條路是往那方去的。”
3.錯,差錯。
『金甁梅詞話』第四九回:“恐怕他說岔了話,向前把他拉過一邊。”
『紅樓夢』第六一回:“這話岔了,方纔我見你媽出去,我纔關門。”
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三個人就急急忙忙奔了西漁村,誰想艾和尙胡里胡塗,又把地點記岔了。”
4.指身體某一部分的官能失常。
『紅樓夢』第八二回:“紫鵑道:‘沒有什麽。’
說著這句話時,心中一酸,那眼淚直流下來,聲兒早已岔了。”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那騾子見那鈴鐺滿地亂滾,又一眼岔,他便一踅頭,順著黑風崗的山根兒跑了下去。”
老舍『四世同堂』二九:“東陽聽完這一套,笑得把黃牙板全露出來,幾乎岔了氣。”
參見“岔氣”。
5.轉移話題。
『紅樓夢』第八二回:“襲人見他說話造次,連忙岔道:‘媽媽,你乏了,坐坐喫茶罷。’”
沙汀『一個秋天的晩上』:“‘什么人叫你們要拖垮人家的老公呢?’
班長隨又嘻皮笑臉岔了一句。”
6.指話頭,話碴兒。
『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當公子說的時節,便不肯用話打他的岔,默默凝神靜氣聽去。”
張天翼『兒女們』:“油坊親家臉上的皮肉還是一點兒不動。
‘我哪兒來的這么多現錢……’可是廉大爺不答岔。”
7.猶叉。
分開成叉形。
『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只見珍哥猱著頭,上穿一件油綠綾機小夾襖……下面岔著綠紬夾褲。”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一章:“師長立刻從洞子里走出去,岔開腳步問:‘在哪個陣地前面拉死屍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