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性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1 10:4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性命

 

中國哲學的最大特徵為天人合一,然而天與人之所以能合而為一,在於「性命」之貫通上下。

 

性命之義,從文字構造上可看得出來:性字生心,意謂生而存之於心者;

 

命字口令,意謂上天所賦予人物者。

 

故性乃就下所受立義,而命乃就上所與立義,中庸云:「天命之謂性」,正是扼要的說明。

 

後來王船山在四書訓義中說得更清楚,他說:「自天之與人者言之曰命,自人之受於天者言之則曰性。

 

命者命之為性,性者以所命為性,本一致之物也。」

 

所以命與性就本質而言,為一,只是由天道下貫於人物,因思想層次之不同而有立言之異。

 

性命之義,因其為中國哲學的精要義,故極為繁複,今且扼要分作兩方面來敘述:一就天道之經由性命下貫於人物而言;

 

一就人之循性命而上,合德於天道而言。

 

先言前者:天道生性命,見於易乾卦會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乾為宇宙萬物本質之作用,以其能生故,名「乾元」。

 

乾元之作用,見於天道之變化,故言「乃統天」。

 

天道變化乾道之變化,此時,萬物之性命已有所決定,故言「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此易傳之宇宙萬物生成論,也就是儒家的形上思想理論,謂萬物在成形體之前,先有性命之成,性命因成於乾道之自然,且在成之之初已有後來品類之差別,故言「各正性命」。

 

性命生於乾元,然後坤元順承乾元而起變化,乃生萬物之形體。

 

所以乾道變化生性命為第一層義,坤道變化生形體為第二層義,性命乃天道之分散於萬物。

 

次言人之循性命而上,合德於天道,這也就是儒家所謂的存養之道。

 

易繫辭傳:「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說卦傳:「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明白指出這條道德提升的路。

 

人為萬物之一而為萬物之靈,一方面有能力觀察萬物,得萬物之情理;

 

一方面有能力反省體悟自心,得受之於天之性。

 

當人從自心中把握到天性之時,便自然覺得對萬物有所感通,此孟子所謂之「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推己及人」等理論,都是從此立義。

 

把握到心中的天性,存養日久而不失,人為的欲念日消,天道的勢力日增,遂而也就體會到天命的自然流行,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正是這一進境。

 

知天命意謂人於此時已立於天命萬物的立場而下視萬物,於是自覺萬物和和熙熙,無不自得,而主觀之自己便可由此更進而與天道合德。

 

此時性命已與天道合,唯有一道之流行。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45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0:32 , Processed in 0.1962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