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態度的形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2:58: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態度的形成

 

AttitudeForm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態度是個人對特定人、事、物的信念、評價與反應傾向,通常認為內含認知、情感與意向三種成分,主要的表現在對一件事或人的接納或拒斥,或贊成或反對。

 

綜合有關研究的結論,個人態度的來源很多,主要有文化系統、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社會角色、法律規範、傳播媒體、同儕團體與直接經驗。

 

另外部分研究指出遺傳基因或人格特質,也是決定個人態度的因素。

 

探討態度形成的理論也很多,其中以三種學習理論的觀點最受重視:(1)古典制約(ClassicConditioning)說:認為與引起特定反應或態度的事物重複出現多次後,中性刺激也能引起類似的態度,如一政黨名號與群眾遊行的衝突事件經常在傳播媒體一起出現,會使厭惡暴力的民眾形成對該政黨厭惡的態度。

 

(2)操作制約(OperantConditioning)說:主張對特定事物的態度,常經由環境刺激的增強或消弱而來,如學生對自己表現好的學科有好感,是好成績增強的結果。

 

(3)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Learning)論認為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後果,也會形成相關的態度,如有暴力傾向的青少年,很可能因為家裡有個經常以暴力解決問題的父親。

 

其他的理論如自我知覺(Self-Perception)說指出,當我們的態度不很明確時,會反觀自已的行為與所處情境,並據以推論有關的態度。

 

如獲得微薄酬勞的受試者,比酬勞較多者對實驗的態度反而較好,班姆(D.Bem)認為這是自我知覺作用的結果,即是在酬勞誘因不足的情況下,不再考慮酬勞,而從自己的行為結果看實驗,認為實驗有其價值從而推論並形成自己的態度。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9 04:46 , Processed in 0.21875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