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不踰閑】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大德不踰閑」是說在大的節操上要嚴謹持守,不可踰越規範界限。
[論語.子張.十一]子貢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是說在大的節操上不能踰越界限;
小節方面可以不那麼一絲不苟,做些權宜的處理,與原來的規範有些出入,沒有太大關係。
[韓詩外傳.卷二]舉了孔子的故事為例,來說明這句話。
有一回孔子在郯這個地方遇到了齊國的程本子,兩人讓馬車儘量靠近,各自坐在車上對談,竟談了一整天。
在談話中停頓歇息時,孔子回頭吩咐子路掌十匹布帛送給程本子,子路沒有反應。
過了一會兒,孔子再回過頭交代子路,子路直率地衝口說:「以前我聽老師說過:士人不該不經人引介就隨便和人在路上會面,就好比君子不會不經媒人介紹就把女兒嫁出去。」
孔子說:「不是有首詩這樣說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邏逅相遇,適我願兮。
』詩意是野外青草綿綿,草上露珠晶圓。
那兒有位美女,眉目柔美清新。
偶然和她相遇,適巧合乎我心。
孔子用來說齊國的程本子是天下人敬仰的賢士,我現在不趁這機會送他禮物表達敬意,恐怕以後一輩子都不能再見到他。
大的節操要嚴謹持守,不能逾越界限,小節方面有點出入沒有關係。」
這個故事亦見於[孔子家語.致思篇]。
可見孔子真正的主張,大原則是絕對不能運背的,可是在個別的事例上,只要不違反大原則,隨著事件的狀況,改變一些方式,仍然有伸縮的餘地。
由此可以了解孔子處事,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求其合理合情,也可了解孔子不是不通人情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