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4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證治準繩雜病第五冊神志門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 06:0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證治準繩雜病第五冊神志門癇

 

癇:

 

癇病與卒中、痙病相同,但癇病仆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

 

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仆時無聲,醒時無涎沫,醒後不復再發。

 

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

 

《原病式》以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爍而螈 ,昏冒僵仆也。

 

《三因》以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

 

或在母腹中受驚,或感六氣,或飲食不節,逆於臟氣而成。

 

蓋忤氣得之外,驚恐得之內,飲食屬不內外。

 

所因不同,治法亦異。

 

如驚者、安神丸以平之。

 

痰者、三聖散以吐之。

 

火者、清神湯以涼之。

 

可下則以承氣湯下之。

 

丹溪大法,分痰與熱多少治之,以黃芩、黃連、栝蔞、半夏、南星為主。

 

有熱,以涼藥清其心。

 

有痰,必用吐,吐後用湯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子和法,癇病不至目瞪如愚者,用三聖散投之,更用火盆於暖室中,令汗吐下三法並行,次服通聖散,百余日愈矣。

 

虛不禁吐下者,星香散加人參、菖蒲、茯苓、麥門冬各一錢,全蠍三個,入竹瀝,下酥角丸、楊氏五癇丸、犀角丸、龍腦安神丸、參朱丸、琥珀壽星丸。

 

或用天南星九蒸九晒為末,薑汁打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煎人參、麥門冬、茯神、菖蒲湯,入竹瀝下。

 

治法雜論云:凡病發項強直視,不省人事,此乃肝經有熱也。

 

或有切牙者,先用葶藶苦酒湯吐之,吐後可服瀉青丸下之,次服加減通聖散。

 

顯切牙證,用導赤散治之則愈。

 

如病發者,可用輕粉、白礬、代赭石發過米飲調下。

 

經云:重劑以鎮之。

 

海藏云:治長洪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者,灸第三椎、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針穿一眼子透,冷水內浸少時,服之如本方。

 

若治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者,李仲南五生丸。

 

晝發治陽蹺,(升陽湯)。

 

夜發治陰蹺。

 

先灸兩蹺各二七壯,然後服前藥。

 

(凡灸癇,必須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則氣不通,能殺人)。

 

平旦發者,足少陽。

 

晨朝發者,足厥陰。

 

日中發者,足太陽。

 

黃昏發者,足太陰。

 

人定發者,足陽明。

 

半夜發者,足少陰。

 

煎藥中各加引經藥。

 

《千金》云:病先身熱,螈驚啼而後發,脈浮洪者,為陽癇,病在六腑,外在肌膚,猶易治也。

 

先身冷,不驚掣,不啼叫,病發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內在骨髓,難治也。

 

劉宗濃曰:陰陽癇猶急慢驚,陽癇不因吐下,由其有痰有熱,客於心胃之間,因聞大驚而作,若熱盛雖不聞驚亦自作也。

 

宜用寒藥以攻治之。

 

陰癇亦本於痰熱所作,醫以寒涼攻下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治之。

 

若曰不因壞證而有陰陽之分,則是指痰熱所客表裡臟腑淺深而言,癇病豈本自有陰寒者哉。

 

病久成積,濃朴丸,從本方春秋加添外,又於一料中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五錢,和劑服之。

 

積久生蟲,妙功丸取之。

 

病愈後,痰熱藥中加養血寧神之藥,如四物、酸棗仁、遠志、麥門冬、安神丸、至寶丹,服餌不輟,仍加謹節,疾不再作矣。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AD%89%E6%B2%BB%E6%BA%96%E7%B9%A9/%E9%9B%9C%E7%97%85/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6: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