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國營事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7:4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國營事業

 

由政府掌管的國營、國省合營及省營生產事業。

 

臺灣公營事業的產生有三個來源,分別是1945年(民國34年)之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日治資產、國共內戰後播遷來臺事業、新創事業。

 

其中以日治資產為主要,1947年3月各機關接收日產企業822單位,標售出109單位,大多移轉為公營事業。

 

在政府的「民生主義」口號下,1949年由「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國營、國省合營及省營生產事業,1953年改由「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掌管,體制上劃歸中央。

 

在美援時代,公營事業占美援貸款總額的91﹪,集中在電力、運輸、工礦建設,同時以此做為領導部門來發展中下游工業體系,與民營事業形成垂直分工,保持其在經濟體系中的優勢地位。

 

1970年代以「十項建設」為代表的公營事業擴張,型態上仍依循之前的模式。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遷與經濟自由化的要求日熾,行政院於1989年成立「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小組」,提出第一批19家「立即辦理」名單,是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先聲,既回應民間的需求,也消除不合宜的法令束縛,使國家不致全盤失去對於經濟資源的控制,還可透過民營化過程中的利益分配,來獲得與累積新的政經資源,掌握優勢。

 

1989年公營事業(不含金融業)占全體公民營資產總值之22.09﹪;

 

1991年公營事業共104家,主管機關從中央國營到縣市營,行業分布涵蓋農林畜牧業到金融業,2000年起由「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與監督管理委員會」處理。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2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4 10:02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