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案分析】 ProtocolAnalysi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原案分析是藉個體的口語敘述,以探知個體內在認知過程或狀態的方法;
其基本假設是:(1)口語行為是一種可記錄的行為,可供研究者觀察並進行分析;
(2)產生口語行為的認知過程,屬於產生其他行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種。
分析口語行為的第一步驟是將語音事件以錄音機錄音,並將錄音結果轉錄為文字筆錄,進而將文字筆錄依空間、時間、重覆性等加以分段,以上的步驟為原案分析的前處理期。
下一步驟是將分段後的資料加以編碼,編碼通常是依理論架構產生的分類架構,加以分類及編碼,各類別間為互相獨立的,不重疊的;
而分類架構因資料特性不同,在分析時會有所修飾及改變。
分類編碼後的資料經統整後,可進一步推論個體內在的認知過程。
資料分析的方式可區分為兩類,一為不考慮口語行為背後之意義的分析,此種分析較武斷,編碼者僅依研究者與個體間共同認定的類別,將語文符號分類,產生的推論,並不涉及意義層次的分析,利用量表所進行的分析,即為一例。
另一類的分析則必需考慮意義的層面,例如考量由於理論的引導,而限制了選擇之口語行為的範圍及方向,又如考慮實驗進行時的情境,都屬意義層面的因素。
原案分析的方法有幾個爭議性的議題:(1)個人的口語行為是否穩定,由此法所得的資料是否為科學性的資料的問題;
(2)將個人行為轉化為資料時過程的問題;
(3)將行為編碼轉化為資料過程中客觀性的問題;
(4)編碼過程中所依據之理論基礎的問題;
(5)由獲得之資料回溯推論個人之思考過程的問題。
以上議題是使用原案分析之方法時研究者必須思考、討論之問題。
科學教育之研究中,尤其是研究學生如何學習、迷思概念之主題的研究者,常應用有聲思考法(thinkingaloud)蒐集學生的口語資料,進行原案分析,提供了相當豐富的資料。
原案分析之資料也可與其他類型之資料合併,以進一步了解個人的認知過程及結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