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主義與教育】 Monasticismand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苦修主義」一詞源於希臘字Monazein,原義是單獨(tobealone)之意;
在此泛指修道生活中一種強調與世隔絕、沉思冥想、自我犧牲、重視嚴格自律的清修生活。
苦修主義的思想,在東西方的宗教傳統中均可以找到。
從第四世紀到第十六、十八世紀,在埃及沙漠中的隱居修道者,修院密室中的閉關修行者,漫遊行吟的流浪靈修者,以及基督教會的傳教士等,均躬親實踐苦修主義的生活方式。
從尼羅河谷到蘇格蘭高地,苦修主義的影響範圍是非常廣泛的。
苦修主義的制度化發展,要歸功於聖本篤(SaintBenedict,480~547);
他創立修道院,使僧侶集中住宿,除了宗教傳道之外,還要從事學術研究、救濟、教育等工作。
修道院成為自給自足的社區,多半遠離塵俗,與世隔絕。
修道院的教育重視的是培養虔誠、獻身於基督教的神職人員。
修道院的院規著重簡樸的生活,強調貧窮、勤奮、服從、虔誠。
每天有固定的活動,包括研習教義、祈禱、工作;
僧侶或從事生產,或進行經書之抄錄。
中世紀的修道院,因此多成為圖書匯集之所在。
此外修道院在自給自足的經濟型態下,發展出良好的農業技術、藝術、手工等。
中世紀早期的修道院,亦成為文學、藝術思想及教育的活動中心。
十二世紀以後,由於歐洲各地市鎮的興起,大學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主教領導地位的加強,修道院的角色地位相對的受到影響而式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