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20 15:12 編輯
【治人之道】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治人之道是西漢宣帝(西元前73~49年)時桓寬所著[鹽鐵論](共六十篇)第一篇[本議第一]中所提出的一個的觀念。
這本書的形成,起自漢昭帝(西元前86~74年)始元六年二月,由丞相、御史大夫等有關官員,及由民間推舉出來的賢良文學六十多人,共同舉行了一場有關鹽鐵政策等與國計民生的辯論。
到宣帝時,桓寬將這些辯論的內容記錄加以整理,成為[鹽鐵論],被認為是子學中的重要論著,也是我國早期的經濟學著作。
當時參與辯論的人約略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主管當時國家財經政策的行政首長(御史大夫);
另一派則是以賢良文學為代表的民間人士。
前者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在經濟政策方面強調鹽鐵專賣、統一幣制、提倡工商、設置酒榷(ㄑㄩㄝˋ)、設立均輸平準制;
後者多持儒家思想,主張以德治教化安民,在經濟政策方面強調廢去鹽鐵酒等專賣、自由幣制、注重農耕、罷廢均輸平準制。
「治人之道」一語即出自賢良文學之士的觀點,文中說:「文學對曰:『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
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樸,成貪鄙之化。
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趨末者眾。
夫文繁則質衰,末盛則本虧;
末修則民淫,本修則民慤,民慤則財用足,民侈則饑寒生,願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在[本議第一]中,一開始文學便率先發言說:「聽說治理人民的基本原則在於盡量防止使人墮落腐敗,而應發揚道德的根本;
限制枝節小術的營利,而提倡仁義,不可使人民只知有『利』,才能興盛教化,社會風氣才會獲得改善。
但是目前各郡國都設有鹽鐵官賣、酒的專賣與均輸等制度,是與民爭利,破壞了原有的善良純樸的風俗,使社會瀰漫著貪欲自私的氣息;
更因此而使人民不再願意從事農耕等屬於根本的事業,卻去追逐商業等末流。
世界上如果太過重視外在的文飾,將使敦厚的本質消失,如果重視商業等末流,根本的農業就會受到忽略。
過分重視末流,會使得社會風氣敗壞。
反過來,如果重視根本,每個人都可自食其力,人民才會樸實節儉。
人民樸實節儉,社會的財富就會充足;
而如果人民奢侈浪費,社會就會有飢寒的狀況發生。
因此希望政府能夠廢除鹽鐵酒的官費與專賣以及均輸等措施,以促進農業為本而抑制商業,才是最合宜的措施。」
從文學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文學所講的「治人之道」,事實上就是重視根本的「德治理想」,從這樣的德治思想所發展出的經濟思想,就是重農抑商,主張政府應該以身作則,重視身為產業之根本的農業,而不應與民爭利。
賢良文學所講的「治人之道」的理想與當時行政首長所講的「治人之道」不同,這兩種意見開啟了後來關於鹽鐵政策的大辯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