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22 14:09 編輯
【志氣】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志氣,見於〔孟子‧公孫丑上〕,記載孟子與弟子公孫丑的對話。
公孫丑問:「敢問夫子之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
孟子回答:「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
不得於心,勿求於氣。』
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
夫志,氣之帥也;
氣,體之充也。
夫志至焉,氣次焉。
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公孫丑覺得孟子的話前後矛盾,所以又問:「既曰:『志至焉,氣次焉。』
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孟子說:「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
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公孫丑問:「敢問夫子惡乎長?」
孟子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在這段話之前,公孫丑問到孟子能否位居高官、承擔重任而絲毫不動心?
孟子說他四十歲就不動心了,還說其實要做到不動心並不難,舉出告子比他更早就不動心的事實。
於是公孫丑就請教孟子和告子對於「不動心」的看法有何差別?
孟子回答:「告子認為一個人所說的話,如果於理不通,就應該捨棄他的話,不必再費心思考他存心的好壞;
反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如果心有所不安,就要極力克制心念,而不要求助於意氣的作用。」
孟子認為告子的說法不盡完善,因為這樣做雖然可以不動心,卻未免有些意氣用事,對於那些行於心有所不安的,要極力克制,不要牽動出氣的作用,這倒還說得過去;
但是如果一聽見別人的話不合情理,不問存心好壞就一律抹煞,那就辜負對方的好心,是行不通的。
孟子進而闡釋,人心念的趨向是「志」,充滿形體的叫做「氣」。
志如統帥,朝向那裡,如徒卒般的氣就跟到那裡,換句話說,志是引導氣的,氣是隨從志而動的,所以氣隨著志而變化。
當「志」專一不貳、堅定明確的時候,「氣」一定隨著它,那麼人生會往正軌中運行;
反之,如果「志」無定向,「氣」就會顛倒錯亂,反回來又牽動擾亂「志」,將使人的行為脫軌失節,失去原來應有的法度與規矩。
所以必須時時把持住志,才能讓氣處在平順的狀態,也是「不動心」的要訣。
因為「志」是心之所向的,我國儒家向來主張志之確立,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方向,所以教人先立志,孔子更要人「志於道」、「志於仁」,可見「立志」能導引人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通常將志氣二字連用,可以解釋為志向,也可解釋為志向氣節,後一個解釋,和孟子所說的志氣本意相合,只是氣節又引申出道德涵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