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成大】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以小成大」是指為人君者氣度寬宏,因而能容納各色各樣的人才,即使有的人只有微不足道的小技能,亦樂於進用,終能成就偉大的政治事業。
「以小成大」一詞出自〔韓詩外傳.卷三〕中的一則故事。
春秋時代齊桓公想徵召天下賢士,為了怕有人夜晚才從外地趕到,特地在庭前架設許多火把照明,以便接見夜晚進見的人。
齊桓公雖表現出這樣的誠意,過了一年仍然沒有士人來見。
這時候東邊郊外有個鄉下人以懂得九九乘法來求見,桓公派人調侃他說:「會九九乘法就能進見嗎?」
那鄉下人說:「我聽說國君在庭前設置照明火把,以等待士人來見,竟然過了一年還沒有人來。
我想士人不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君是天下有名的賢君,各地方的士人都以為自己比不上國君,所以就不來了。
這九九乘法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能,要是國君也表示尊重,那麼比九九乘法更高明的技能就自然更受尊重了。
泰山不拒絕碎石子,長江大河不排斥小水流,所以能造成它們的宏大。
古詩裡也有句話說:『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古代哲人說:即使是樵夫,也要向他請教。)
這就是強調要廣泛諮詢眾人的意見。」
桓公聽了這鄉下人的話說,「說得真好!」
於是很隆重地接見他。
過了一個月,各地方的士人一個介紹一個地紛紛到來。
〔韓詩外傳〕作者韓嬰認為這件事是「以小成大」的好例子。
〔詩經〕中「詢于芻蕘」中的「芻蕘」二字,原指採薪的樵夫,是說不會有什麼學問,可是也能有可用的意見。
現在引伸延用以後,自謙沒有可貴的見解,但還要提供出來時,常說是「敬獻芻蕘」。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