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三 病能集二 關格証7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5:3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名醫匯粹 卷三 病能集二 關格証71

 

 

關格証

 

喻嘉言曰︰關格之症,自《靈》、《素》以及《難經》、仲景脈法,皆深言之,然無其方也。

 

《素問》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

 

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大地之精氣,則死矣。

 

《靈樞》復言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陽氣太盛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能相榮,故曰關格。

 

關格者,不能盡期而死也。

 

越人宗之,發為陰乘、陽乘之脈,因推其陰乘之極,上為魚溢,入尺為覆,形容陰陽偏而不返之象,精矣。

 

至仲景,復開三大法門,謂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從兩手關陰格陽過盛中,察其或浮或大,定其陰虛陰實。

 

陽虛陽實,以施治療。

 

蓋於《靈樞》陰陽太盛不能相榮,以及越人陽乘陰乘之法,加以浮大之辨,而虛實始得燎然。

 

不爾,關則定為陰實,格則定為陽實矣。

 

此一法也。

 

謂心脈太盛而長,是其本脈。

 

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關格不通,不得尿。

 

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此則深明關格之源,由於五志厥陽之火,遏鬱於心胞之內。

 

其心脈上微見頭小,亦陽虛之驗;下微見本大亦陽實之驗。

 

頭無汗者可治,有汗則心之液外亡,自焚而死矣,此一法也。

 

在二陽之病發心脾,且不得隱曲,男子少精,女子不月,傳為風消索澤,況關格之病,精氣竭絕,五臟空虛,厥陽之火獨行,上合心神,存亡之機,間不容發。

 

此一法也。

 

謂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診趺陽足脈,或伏或澀,胃氣之所存可知矣。

 

榮衛之行遲,水之入少,中樞不運,下關上格,詎待言哉?此一法也。

 

仲景以此三法言關格,大概在顧慮其虛矣。

 

後世云岐子述其陰陽反背之狀,傳其所試九方,其謂陰陽易位,病名關格,膈以上陽氣常在,則熱為主病;身半以下陰氣常在,則寒為主病。

 

胸中有寒,以熱藥治之;丹田有熱,以寒藥治之;若胸中寒熱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

 

治主當緩,治客當急。

 

此從《傷寒論》胸中有寒,丹田有熱立說,實非關格本症。

 

所引運氣治主客之法,亦屬無據。

 

於《素》、《難》、《金匱》之文,絕不體會,所定諸方,又入後人惡劣窠臼,殊不慊人。

 

夫陰陽不交,各造其偏,而謂陰反在上,陽反在下,可乎?

 

九死一生之症,而以霸術劫奪其陰陽,可乎?

 

仲景之以趺陽為診者,正欲人調其榮衛,不偏陰偏陽,聽胃氣之自為敷布,乃始得協於平也。

 

故不問其關於何開,格於何通,一惟求之於中,握樞而運,以漸透於上下。

 

俟其趺陽脈不伏不澀,乃因其勢而利導之,庶不與藥扦格耳。

 

惟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漸透於上;治不溲之關,由中而漸透於下;治格而且關,由中而漸透於上下可耳。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1:4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