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 發表於 2012-7-1 20:51:06

【「光纖之父」高錕 改變世界通訊】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光纖之父」高錕 改變世界通訊</font>】</font></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更新日期:2009/10/07 02:20 陳文和/綜合報導 </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strong></p><p><br><strong>二○○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共同得主高錕,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且兼具台灣中央研究院第十九屆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身分,是出類拔萃的光纖通訊與電機工程專家,被譽為「光纖之父」。</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只是,近年來高錕罹患了老年失智症,讓為他獲獎而萬分欣喜的親友多少有些遺憾。</strong></p><p><br><strong>高錕於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出生於上海的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的律師。</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入學前,父親就聘請家教,教導高錕與其弟誦讀四書五經。</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十歲時,高錕就讀國際學校,開始接觸英文、法文以及外國文化。</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據他後來回憶說,這「影響很大!」</strong></p><p><br><strong>實至名歸 獲諾貝爾物理獎</strong></p><p><br><strong>高錕年少時就對科學深感興趣,當時學校沒有化學課程,高錕就自購課外書,學做實驗,住家三樓就是他的私人實驗室。</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還一度「試過自製炸藥,然後將炸藥藏在泥裡,再搓成一個個小湯圓般的『武器』,擲在地上,作弄路過的貓貓狗狗…有一次把弟弟的褲管子銷熔了,當時真的很危險!」</strong></p><p><br><strong>高錕自童年起就具有學以致用的精神,「為何要學習知識學問?就是學問學懂之後,一定有用。」</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他也主張:「自己思想不一定對,要去探討,在對、錯、無用、有用之間找出答案。」</strong></p><p><br><strong>一九四八年,高錕舉家移民香港。他在中學時期遇上了幾位善於啟發的老師,「其中一位老師,請學生用手推他到牆角,切身體會推力的原理」。</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這種教育方法讓高錕得以深刻體驗、瞭解所學知識。</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中學畢業後,由於香港大學沒有電機工程系,高錕遠赴英國求學,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先後取得倫敦大學理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strong></p><p><br><strong>鑽研有成 不悔未申請專利</strong></p><p><br><strong>一九七○年起,高錕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教授,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擔任該校校長。</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一九九二年,高錕當選台灣中研院第十九屆院士,隨後在一九九六年成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此外他還先後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strong></p><p><br><strong>高錕同時擁有美國與英國國籍,現居香港,他以十年時間完成的英文自傳,已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中譯本《潮平岸闊─高錕自述》。</strong></p><p><br><strong>「光纖之父」高錕並未申請光纖技術的專利權,龐大財富失之交臂。</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對此,高錕曾說:「我沒有後悔,也沒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strong></p><p><br><strong>憑腦力成為華人之光的高錕,在光纖領域的成就雖然改變了世界的通訊模式,卻像一般人一樣無法扭轉自己的命運,他的夫人黃美芸今年二月初回應外界傳聞,證實高錕罹患老年失智症。</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雖然高夫人說病情輕微,但與高錕深交多年的高溫超導體權威朱經武說,高錕的病況「挺嚴重」。</strong></p><p><br><strong>華人之光 老年罹患失智症</strong></p><p><br><strong>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一九九六年,將所發現的兩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高錕星」(asteroid Kaokuen) 及「楊振寧星」(asteroid Yangchenning),以表揚這兩位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楊振寧與李政道在一九五七年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strong></p><p><br><strong>其他得過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還包括:丁肇中(一九七六年物理學獎)、李遠哲(一九八六年化學獎)、朱棣文(一九九七年物理學獎)、崔琦(一九九八年物理學獎)、錢永健(二○○八年化學獎)。</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nbsp;</strong></p><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7/4/1sh89.html">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7/4/1sh89.html</a></p><p>&nbsp;</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纖之父」高錕 改變世界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