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1 06:05:04

【史學●網形文化】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網形文化</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史前考古學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至舊石器時代晚期持續型的文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是從1980年代中期新發現的伯公壠遺址之研究,開始逐步建立的一個新文化體系,主要分布區域在臺灣西北部紅土臺地地區,其器物的形制、製造方式以及組合,與分布於臺灣東南沿海地帶的長濱文化不同,因此考古學者劉益昌將此一文化體系單獨命名為網形文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依地層堆積及出土遺物,可區分為早、晚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早期的代表性遺址為伯公壠、月湖、粉寮水尾,都分布於更新世所形成的紅土礫石臺地的紅土層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遺物內涵以粗打剝的石器為主要工具,石器的組合為器型較大的石核器、石片器,功能大多以砍斫、砍砸或刮削為主,屬於舊石器時代的砍器文化,陸地資源的採集可能是重要的生產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依據伯公壠遺址相對崩積的地層測年,年代定於距今4萬7,000年前後,最晚則不晚於距今8,250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晚期的代表性遺址為伯公壠、壢西坪、圓山遺址下層,都分布於更新世所形成的紅土礫石臺地的紅土層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遺物內涵主要為打製小型石片刮削器,並伴隨大量的打剝廢料、石材,呈現較精細的石器打製傳統,此類器物帶有數個打剝面,且常在一端留有小部分石皮,具有一定的製造模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史前人類多未加修整而直接使用其鋒利的刃邊,以致刃邊常帶有極明顯的損耗痕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器物功能大多以刮削、切割為主,配合遺址所在位置而言,說明狩獵可能是主要的生活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少量的大型石器,也許說明陸地資源採集的可能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依據伯公壠遺址相對崩積的地層測年,年代可定於距今8,250年左右開始,結束年代在距今6,000年左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網形文化在此一階段出現數量龐大的小型石器,由於土壤的保存條件不適於保存有機物,因此並未發現得以解釋的生態遺留,不過從出土器物所顯示的功能,充分顯示採集者的文化內涵。</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71</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學●網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