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3 06:07:20

【課程理論】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課程理論</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CurriculumTheory</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課程理論是一組教育概念,針對課程現象提供了有系統的及闡釋性的觀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課程學者對課程的定義意見分歧,而且課程與教育理論相似,理論基礎大都借助於其他學科,如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因此,有些人甚至懷疑其存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鮑川普(G.A.Beauchamp)認為課程理論是一門尚屬年輕的研究領域,他相信一九四七年於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go)舉辦的課程研究研討會,可視為是課程理論研究的濫殤,然而那是以科學化運動為立場來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如果以所有嚴謹而哲學的討論,如探討教育的本質和目的,也視為課程理論的話,則課程理論的範圍將涵蓋從古到今許多的教育理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表示如何釐清何謂課程理論,還尚待課程學者努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課程理論的分類,各家不同,如麥克尼爾(J.D.McNeil)分為軟性的和硬性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軟性是指用人文學科、歷史、宗教、哲學、文學批判等軟性領域的觀點,研究課程現象,而硬性的是指採用理性途徑及實證資料,準確描述目前的目標以及對於未來的發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他如派納(W.E.Pinar)將所有的課程理論家分成傳統論者、概念實證論者與再概念論者三種;</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艾斯納(E.Eisner)與范蘭絲(G.Vallance)提出五種概念或取向:「認知-歷程」的觀點、「課程即技術」的取向、「自我實現」的觀點、「社會重建-關聯」的取向與「學術理性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又如國內學者王文科將課程理論探究的領域分為「結構取向理論」、「價值取向理論」、「內容取向理論」及「歷程取向理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上可知,課程理論的分類,由於各課程學者的觀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唯其均與了解教與學的性質、助長教學歷程的條件,以及了解過去和現在的教學信念等有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課程理論和一般的理論一樣,有最基本的三大功能,即描述、解釋與預測。</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王文科則認為尚有兩大功能,一為批判的功能,課程理論研究能提供教育工作者批判社會及其學校的觀點,另一為指引實際的功能,課程理論雖描述及解釋現象,唯其主要意圖係指引實際教育工作者,進行比較合理的決定。</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藉著課程理論,吾人可用來描述、解釋、預測、批判及指引課程的現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課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