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2 01:29:17

【政治效能】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政治效能</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PoliticalEffectiveness</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政治效能是個人對於參與之政治團體,在主觀上感到對該團體是否具有影響力的一種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政治效能係政治社會化所產生的結果,因為個人往往將自己在非政府權威性機構(如家庭、學校、工作場所)中所獲得的經驗,擴大運用在國家政治範疇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政治效能意識是基於個人生活經驗而產生之自信、有效的意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在日常工作及生活挑戰中經驗到自己是有效的,因而樂意參與政治,運用其影響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當代的民主理論認為,個人應該在國家政治過程之外接受一些民主訓練,以增加公民參與政治事務的興趣與能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為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可以培養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生活及環境的能力,進而發展出對於「負責而有效參與公共事務之能力」的自信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政治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次,「參與民主理論」強調,國民必須在社會團體的參與中,培養並發展參與國家政治活動所需要的心理特質(即政治效能意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如果個人在大多數社會情境中,發現自己有助於某些權威性結構,就很可能會希望在政治範圍中也有此種權威性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換言之,如果個人在政治範疇外有機會參與更廣泛的社會決策,必定也期待能參與政治決策。</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許多研究發現,「參與」和「政治效能意識」或「政治能力意識」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參與的經驗,使人感覺自己的政治行動對政治過程具有衝擊力,因而值得去履行公民責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具有政治效能意識的個人,比缺少此種感覺的人更樂於參與政治。</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最能影響個人政治效能的,是家庭文化、教育成就、工作經驗等因素,但事實上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共同因素乃是社經地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時,政治效能意識是累積的,個人參與決策的經驗愈多,效能的指數愈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而參與機會的多寡則與社經地位之高低,極有關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就家庭因素而言,高教育階層家庭的參與經驗最多。</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中產階級家庭之兒童與青少年的政治效能較強,是因為中產階級家庭權威結構屬於民主式,兒童有較多的參與機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同時,中產階級家庭學生大多接受更高級的教育,有較多的機會累積政治參與的經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反之,勞動階層家庭的權威,較傾向於獨裁或「權力前後不一致」的型態,且其子女教育成就偏低,參與機會和經驗的累積較少,因而政治效能感較弱。</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成人的工作場所,也是發展政治效能重要的途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為工作場所具有十分顯著的權威結構,成人可以在工作接觸中發現自己的態度,並且獲得不同的參與決策機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但由於職業的限制,低社經地位者少有參與的機會,在其工作場所中只有少許領域可以自由發揮、控制自己工作及工作環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個人對公司的決策不能過問,因而導致無能力的感覺。</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由於缺乏參與機會,更增強此種政治效能的無力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教育、經濟上的貧窮,造成低職業階層者「心理上的貧窮」,使其缺乏自信,對權威性結構及機構系統表現著犬儒哲學態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進而逐漸不願參與中產階級文化圈,以心理退縮來適應有效機會的減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事實上,成人在工作場所中對不同權威結構的經驗,也會間接改變家庭的管教方式,進而影響兒童的政治效能意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低階職位者在工作上大多受人控制,缺少自我管理經驗,所以在家庭中不能提供一個參與式的環境。</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工作經驗對成人與兒童之政治效能感的發展,具有雙重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除了上述各種因素之外,地方階層的政治參與,對培養一個有能力的公民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為地方政府是政治能力的訓練基礎單位。</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如果地方政府愈能開放民眾的參與,則愈能培養政治效能意識,繼而擴大到國家階層。</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