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2 00:28:13

【[非正規教育之社會]([非學校化社會])】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非正規教育之社會]([非學校化社會])</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非正規教育」為美國近年興起的一種質疑傳統學校教育功能的觀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美國建國之初,領導獨立運動的先驅,均深受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堅信一個紮實的、穩定的民主共和國,必須由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組成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普及教育、公共教育、平民學校,在美國教育發展史上,逐漸地成為美國文化傳統中的一部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九六○年代,聯邦政府大量經費補助各地方的教育發展,使公共教育的真正效能,成為一些教育思想家所質疑的一個問題,伊利希(I.D.Illich)在一九七一年所著[非正規教育之社會](或[非學校化社會])一書,便是一個具體的代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覺得社會愈來愈走向制度化,使得個人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得依附於社會的制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人的初生,要在醫院誕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人的死亡,要由殯儀館來辦理。</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人的學習也是一樣,愈來愈依賴於學校的教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種為伊利希詬病的論調,似乎就是沒有學校教育就沒有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學校變成了人們唯一獲致學習的場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還認為,制度化下的教育價值觀,使人們誤以為接受教育愈多,個人就愈會成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知識的多寡,取決於學校課程修習的是否充足;</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教學就是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學業證書與個人才能混而為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成績等第被視為教育的成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以為社會制度化下的教育,使個人與環境交往的關係,走上了被動、消極及過度的依賴制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非學校(deschooling)的真正涵義乃是不要將個人的學習活動,過分地依附於社會機構或社會組織或學校。</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讓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重新建立起個人與環境間的新教育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主張,今後的社會,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分散到社會中的其他組織或個人身上,而不要太依賴於學校的教育。</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強調非正規教育,即將個人所接受的教育,希望能由下列四種方式滿足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提供資料服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將學習的資料不要完全交由學校提供;</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個人可以從圖書館、實驗室、農場、演示室取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交換技術、技能;</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社會中有意願提供技術者,開列其名單、項目、條件、地址,使有意學習者可以前往學習。</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共同學習者的組合,形成合作性的學習伙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4.教育人員提供服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開於教育人員服務之名單、項目、條件、場所,以備有意者接洽。</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的構想是減少人們對正規學校教育的依賴性,藉此喚醒人們一個應有的認識:即自動、自發的學習,遠勝過學校教師強迫的教學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書內容中,伊利希多次提到學校教育中尚蘊涵著「潛在課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伊利希不希望大量投資的公共教育經費,竟收不到預期的成效。</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顯然,正規學校教育是否為最佳學習的教育制度,已經成為人們需要省思的一個重大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正規教育之社會]([非學校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