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0 02:58:51

【代內流動】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代內流動</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IntragenerationalMobility</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代內流動通常是指個人一生在職業成就或社會地位的升降變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以個人一生社會地位的經歷為比較基礎,故有時也稱為「生涯流動」(careermobility)。</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一般人的生涯流動過程以向上流動的情形較為普遍,個人的事業通常是由較低的職位開始,逐步往上提升,屬於個人本身的向上流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有些人則是一開始就可能因或其他原因擔任較高的職位,但其後因故漸往下跌落,屬於個人的向下流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外更有些人一生的事業或職位並無太大的起伏,屬於水平流動的類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代內流動研究基本土是比較個人在不同時間狀況下社會地位的情形。</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美國學者布勞(P.M.Blau)與鄧肯(O.D.Dunean)在一九六七年合著的〔美國職業結構〕(TheAmericanOccupationalStructure)一書,是社會流動研究領域的重要論點,他們指出:雖然個人「獲得的地位」較個人「天賦的地位」更為重要,但這並不是說家庭的影響力已蕩然無存,其真正的含義是,在工業化社會中較高的社會地位已不依靠世襲傳承而得,而必須透過社會認可的方式,以實際的成就來合法取得。</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這過程中,教育的重要性增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項研究應用途徑分析(pathanalysis)的方法發現,不但家庭社會背景對於職業成就的影響,受教育及早年經驗所左右,同時個人所接受的教育與早年的經驗,對日後職業成就的影響,要比家庭背景的影響力深遠;</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研究的另一貢獻是途徑分析方法的使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分析變項包括:父親的教育與職業地位、個人的教育、第一個職業,以及個人在訪問當時的職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上述「早年工作經驗」,指個人進入就業市場時所從事第一個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種方法一改以往社會學者將代內與代間流動分開研究方式,而將此二種流動同時考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種將代間與代內流動合併考慮的分析模式,成為其後社會學者研究社會時重要的參考典範。</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代內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