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x0012無知 發表於 2012-8-8 07:37:13

【吳佩衡醫案-小兒傷寒病並腸出血危證】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吳佩衡醫案-小兒傷寒病並腸出血危證</FONT>】</FONT></STRONG></P>
<P align=center>&nbsp;</P><B><FONT size=4>張××之子,年八歲,雲南省賓川縣人。
<P>&nbsp;</P>1945年4月,患傷寒病已十餘日,住原昆華醫院治療,病勢日趨嚴重,遂將病兒移回家中。
<P>&nbsp;</P>4月23日,改延余診視。
<P>&nbsp;</P>面青唇白而焦,舌質紅而潤,無苔,脈象弦緊,按之則空虛無力,體溫潮熱,日輕夜重,神識昏憒,言語昏亂,腹脹如蠱,曾大便下血二次,小便短少而赤,形體瘦贏。
<P>&nbsp;</P>此係患傷寒病,寒入陰分,致腹中陰霾四布,元陽大虛,已成危證,恐有生陽將脫之虞。
<P>&nbsp;</P>當以扶陽抑陰治之。
<P>&nbsp;</P>然溫熱之藥服後,觸動陰寒,必有吐瀉之狀,由於正氣太虛,一線殘陽將脫,唯恐吐瀉之時,又易痰鳴氣喘虛脫,思維再三,只有背城一戰,方有挽 回之機,猶豫遲疑,錯過病機,則追之莫及矣。
<P>&nbsp;</P>急以通脈四逆湯加上肉桂主之。
<P>&nbsp;</P>黑附片<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100">100</SPAN>克 乾薑26克 生草10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蔥白2莖是晚七時.張君復來寓告知,服藥二次,旋即嘔吐涎水,繼則泄瀉黑糞,腹脹已消去其半,幸未氣喘痰鳴,唯精神太弱。
<P>&nbsp;</P>當即告之,已有轉機,宜原方再進一劑。
<P>&nbsp;</P>24日晨複診。
<P>&nbsp;</P>昨日服藥後吐瀉,腹脹若失,弦緊脈象已平,潮熱亦退。
<P>&nbsp;</P>緣傷寒大病月久,元陽太耗,鼓脹雖消,而邪陰未淨,陽神未充,散亂無主,尚見沉迷無神,時有煩亂說昏話。
<P>&nbsp;</P>然病情已有轉機,毋須置疑,仍以扶陽抑陰主之。
<P>&nbsp;</P>附片130克 乾薑26克 上肉桂13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4克茯神16克炙遠志3克生草4克 25日三診。
<P>&nbsp;</P>服昨方後已不再吐,大便溏瀉三次,色已轉黃,此係胃陽來復之兆。
<P>&nbsp;</P>煩亂已乎,神識亦清明,體溫、脈搏已轉正常。
<P>&nbsp;</P>稍進食物,病勢逐漸減退,大有轉危為安之象,可期痊癒矣。
<P>&nbsp;</P>唯陽神尚虛,邪陰未淨,仍以扶陽扶正主之。
<P>&nbsp;</P>附片130克 乾薑26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6克 法夏6克 炙遠志6克 炙冬花6克 茯神15克甘草6克 26日四診。
<P>&nbsp;</P>唇舌紅潤,脈較有神,精神較佳,飲食大增,已無他痛苦,繼用黃耆四逆湯加昧調理數劑而愈。
<P>&nbsp;</P>附片130克 乾薑26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北耆15克 炙遠志6克 生草6克 </FONT></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吳佩衡醫案-小兒傷寒病並腸出血危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