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0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語典故: 同心同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3 14:2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成語典故: 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出自《尚書?泰誓中》,意思是眾人抱著同一種心願,共同努力。

 

殷商末年,殷紂王荒淫殘暴,引起了百姓的強烈不滿。

 

公元106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

 

他來到商郊牧野,舉行誓師。

 

武王左手拿著黃色大斧,右手拿著有旄(m□o)牛尾做裝飾的白色旗幟,用來指揮。

 

誓詞就是《尚書》中的「牧誓」。

 

全文分作兩段。

 

第一段痛斥紂王只聽婦人(妲己)的話,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連自己同祖兄弟都不任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讓他們暴虐百姓,導致天怒人怨,最終將招致殷的滅亡;

 

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罰,同時宣佈作戰紀律,鼓勵戰士勇猛殺敵。

 

誓詞中有這樣一段:「紂王雖然有成億成兆的百姓,但都離心離德;我哪怕只有治亂的10名臣子,卻同心同德。紂王雖然有至親之人,可是比不上我有仁人相助。伐紂一定成功。」

 

誓師完畢,武王與前來的各諸侯軍隊會合,共有戰車四千輛,在牧野擺開了陣勢。

 

紂王聽說武王來攻打自己,也發兵七十萬來抵抗武王。

 

紂王的軍隊人數雖多,卻都沒有心思打仗,他們都痛恨紂王的暴虐,心裡都盼著武王趕快攻進來。

 

武王攻過來後,很多紂王的士兵掉轉兵器攻擊殷紂的軍隊,並給武王做了先導。殷紂大敗。

 

「同心同德」和「離心離德」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歷史亦在不斷驗證著一個真理:

 

一個政權如果導致百姓離心離德,那麼其覆滅的下場也就為時不遠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21:58 , Processed in 0.1406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