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4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甚麼古人稱代人作文章為「捉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0 20:4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甚麼古人稱代人作文章為「捉刀」?

 

在古書典籍中有時我們會看到,文筆極佳的人代人寫文章,就被稱為代人「捉刀」。

 

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補南陔》:「弱筆豈堪捉刀,還須先生自作。」

 

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于歸後,為其婿捉刀。作試帖詩甚工。女子能詩者多,能為試帖者頗少。」

 

但是,為甚麼古人把替別人作文章稱為「捉刀」呢?


「捉刀」一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原來,這個典故發生於三國時代。

 

當時魏國在曹操率領之下,統一北方,聲威遠播,因而一些少數族群接連來歸附。

 

有一天,匈奴特派使者來謁見曹操。

 

曹操自認為形貌矮短,身材不夠雄壯高大,將無法讓遠來的匈奴使者信服。

 

於是,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來接見匈奴使者。

 

崔琰長的聲姿高暢、眉目疏朗,再加上鬚長四尺,正中端坐,接受來使參拜,顯的很有威望。

 

曹操則手握鋼刀扮成侍衛,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


匈奴使者拜見後離去,曹操立即派遣間諜向使者探詢說︰「你覺的魏王如何?」

 

使者回答說︰「魏王儀表出眾,不過,那個榻旁捉刀人的氣度非凡,我看才是個真英雄啊!」

 

因此,「捉刀」原是執刀護衛之意,後來才被人們引申為替別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18:18 , Processed in 0.15626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