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甚麼古代把稿費稱為「潤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0 20:2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甚麼古代把稿費稱為「潤筆」?

 

我們知道是凡出版機構支付給作者的報酬,便稱為「稿費」或「稿酬」。

 

當然,支付的種類除了文章外,還有攝影、繪畫等作品都是。

 

其實,文人為人作詩文書畫而獲取酬勞,古代早就有了,但古代不叫稿費而叫作「潤筆」或「潤資」。

 

如《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

 

那麼,為甚麼古代要稱稿費為「潤筆」呢?


在古代人們用毛筆寫字,但使用毛筆之前,通常會先用水泡一泡,把筆毛泡開、泡軟,這樣毛筆較容易吸收墨汁,寫字時會感覺比較圓潤。

 

因此,毛筆泡水這個動作就叫「潤筆」。

 

後來「潤筆」被泛指為請人家寫文章、寫字、作畫的報酬,這是有典故的。

 

「潤筆」一詞典出《隋書˙卷三十八˙鄭譯傳》︰「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

 

譯荅曰:『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鄭譯是隋文帝的開國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國。

 

後來鄭譯遭彈劾貪贓納賄、疏於職守及不孝順母親,因此遭到貶官。

 

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鄭譯與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將鄭譯召回。

 

於是,隋文帝就命令內史令李德林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丞相高熲就開玩笑的對鄭譯說︰「筆乾了。」

 

鄭譯則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因此,後人就將給付作詩文書畫之人的酬勞稱為「潤筆」了。

 

古人出於自己所需,向文人墨客求取詩、詞、賦、碑、銘、志、序、記、畫等,而酬謝他們潤資的形式很多,除了銀兩外,還可以用糧食、物品、布帛來支付。當然,有的文人則隨自己喜好收取潤筆,如王羲之愛鵝,李白要酒喝,而蘇東坡則送羊肉也可以。

 

另外,據說史上獲取潤筆最多的要算西漢司馬相如所撰的《長門賦》。

 

根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另有新寵,陳皇后因而被貶居長門宮,終日愁眉不展。

 

後來,陳皇后聽說漢武帝非常喜歡司馬相如所作的賦,於是便託人送黃金百斤給司馬相如,請他作賦來挽回漢武帝的心。

 

司馬相如便為陳皇后作了一篇《長門賦》,漢武帝讀了終有感悟,陳皇后果真又重獲武帝寵愛。

 

《長門賦》共633字,潤筆資是黃金百斤,真可說是字字是黃金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18:16 , Processed in 0.0625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