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企業經營者】
有一些人批評我的文章,說像是在「教訓」老闆,老闆們可能會不高興;
原則上我會同意一半,其實也有一些老闆,打電話向我表示「他的觸動」,他們說:「你的那篇文章,令我深深警惕!」見怪不怪?
同樣的文章,感受是不同的!
老闆的錯誤,誰來提醒?
我們都會有面對批評的時刻,想一想自己當時的心境;你是非常堅信自己是對的?
還是懷疑自己可能有錯?
如果當初「堅持己見」,後來發現竟然是錯誤的,那麼可不可怕?
若是發生損失,那麼「後果」誰來承擔?
是決策者自己?
或是無辜的旁人?
博達事件,駭人聽聞的是負責人掏空公司上百億,她平常的作風就是「堅持己見」,一個曾被媒體評為一流女企業家的標悍鐵娘子,在她意氣風發的顛峰時候,無人能擋其氣勢,沒想到「詭計敗落」時,曝露出她原來是「貪婪、霸道、無恥」的一介女盜之流;
最後證明她所作所為,以及當初的堅持是大錯特錯;
請問她的企業內顧問們、她的週遭主管,你們沒有提醒過她嗎?
還是你們看不出來?
或是你們不敢說?
我實在不想說,難道你們也曾一起沉淪?
善用幕僚的正反面意見
我曾經幫一家企業,協調董事會之間的糾紛,有一些董事提案「解聘我」,因為我在「教訓」董事,而有的董事卻認為我的提醒很中肯。
在我擔任幾百家企業經營顧問以來,我發現一個現象,「如果自己不認為自己是錯的,對別人的勸告一定很不以為然」。
身為幕僚要能做到「不為三斗米折腰」,才敢說真話,我對企業的決策前評估,一向直言不諱,尤其我會問:「若是失敗,會怎樣?」
坦白說,也遇過許多經營者不能認同,警示的話讓人聽了不爽,但我還是堅持「該說還是要說」,其實經營者自己要完全負責成敗,決策前應該再次認真聽聽幕僚提供的資訊。
進退看的準,關鍵抓的住
我有一位客戶,他很會問,每天都給我一堆問題,包括他要出國,哪一家機票比較便宜?
我向他說:「你的幕僚呢?」
他說:「我也問了阿!我每一件決策都問好幾個人,貨比三家不吃虧吧?」
真是好精明的老闆!
這位老闆不只是問「眼前」問題,連「未來」還沒發生的問題也問,他的公司生意好的不得了,他還在問:「我有什麼要提早擔心的呢?」我真是服了他了!
這位老闆原本掛名總經理,凡事必躬親,三年前公司穩定以後,他把自己「晉升」為董事長,而另外聘了一位總經理,而他就轉成「監督者」,他認為「自己跳脫執行現場,可以看到更寬廣的一面」。
前些日子報紙刊登「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已宣佈退休」,他連「監督者」的工作都不做,相較一些老企業家,還是死抱權位不放,他真是值得尊敬。
其實有的高人,什麼頭銜也沒有,但是他仍掌握「至高決策權」,這才厲害,也堪稱是一流的企業經營者。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PrRhDrqcHk73VBggiQ--/article?mid=14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