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台秘要 卷卅五 上六畜癇証候95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8 09:5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台秘要 卷卅五 上六畜癇証候957

 

凡(諸反張大人脊下容側手小兒容三指者不可療也) 又(若目反上視瞳子動當灸囟中取之法橫度口盡兩吻際又橫度鼻下亦盡兩邊折去鼻度半都合口為度從額上發際上行度之灸度頭一處正在囟上未合骨中隨手動者是此最要處也) 次(灸當額上入發際二分許直望鼻為正也)次(灸其兩邊當目瞳子直上入發際二分許) 次(灸頂上回毛中) 次(灸客主人穴在眉後際動脈是也) 次(灸兩耳門當耳開口則骨解開動張陷中是也) 次(灸兩耳上卷耳取之一法當卷耳上頭是也大人當耳上橫三指小小兒各自取其指也) 次(灸兩耳後完骨上青脈亦可以針刺令血出) 次(灸玉枕項後高骨是也) 次(灸兩風池穴在項後兩轅筋外發際陷中是也) 次(灸風府當項上頭部凡二十九處,兒生十日可灸三壯,三十日灸五壯,五十日灸七壯,病重者具灸之,輕者唯灸囟中風池玉枕也,艾使熟,炷令平正著肉,火勢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著肉,徒灸多炷無益也。

 

又若腹滿短氣轉鳴(灸肺募穴在兩乳上第二肋間宛宛中垂繩取之當瞳子是也) 次(灸膻中) 次(灸胸堂) 次(灸臍中) 次(灸薜息穴薜息在兩乳下第一肋間宛宛中是也) 次(灸巨闕穴巨闕人人鳩尾下一寸小兒去臍作六分分之去心鳩尾下一寸是也並灸兩邊) 次(灸胃管)次(上腹部一十二處,胸堂,巨闕胃脘十日兒三炷。

 

一月以上可五炷,陰下縫三炷,或云隨年壯以灸之。

 

又若脊強反張(灸大椎並灸諸臟俞及督脊上當中央從大椎度至窮骨中屈更從大椎度之灸度下頭是督脊也)上背部一十二處,十日兒灸三壯,一月以上灸五壯。

 

又若手足掣 驚者(灸尺澤) 次(灸陽明) 次(灸少商) 次(灸勞宮) 次(灸心主) 次(灸合谷) 次(灸三間穴) 次(灸少陽)上手部一十六處,其要者陽明少陽心主尺澤合谷少商也,壯數如上。

 

又(灸伏兔) 次(灸三裡) 次(灸腓腸) 次(灸鹿溪) 次(灸陽明) 次(灸少陽) 次(灸然谷)上足部一十四處,皆要可灸如上壯數,手足陽明謂人四指,凡小兒驚癇皆灸之,若風病大動,手足掣 者,盡灸手足十指端,又灸本節後。

 

又論曰︰若病家始發,便來告師,師可診候,所解為法,作次序療之,以其節度首尾取瘥也,病家已經雜療無次序,不得製病。

 

病則變異其本候。

 

後師便不知其前証虛實,直依其後証作療,亦不得瘥也,要應精問察之,為前師貫者所配,依取其前蹤。

 

續以為療,乃無逆耳,前師處湯,本應數劑乃瘥,而病家服一兩劑求效,便謂不驗,以後更問他師,師不尋前人為療寒溫次序,而更為療,而不依次前師療則斃也,或前已下之,後須平和療以接之,而得瘥也或前人未下之,或不去者,或前療寒溫失度,後人應調理之,是為療敗病,皆須邀射之,然後免耳,不依次第,及不審察,必反重斃也,又茵芋丸,療少小有風癇疹,至長不除,或遇茵芋(炙) 鉛丹(熬) 鉤藤(炙) 杜蘅 防葵 石膏(研) 秦艽(各四分) 菖蒲黃芩(各六分) 松蘿(二分) 蜣螂(十枚炙) 甘草(十四分炙) 上十二味搗篩,丸如小豆。

 

三歲以下服五丸,三歲以上服七丸,五歲以上服十丸,十歲可至十五丸,大小量之,又神農本草經說,小兒驚癇有一百二十種,其証候微異於常,便是癇候也,初出胎,血脈不斂,五臟未成,稍將養失宜,即為病也,時不成人,其經變蒸之後有病,余証並寬,唯中風最暴卒也。

 

又小兒四肢不好,驚掣,氣息小異,欲作癇。

 

又凡小兒不能乳哺,當與紫丸下之,小兒始生,生氣尚盛,但有微惡,則須下之,必無所損,及其愈病則致深益。

 

及變蒸日滿不解者,並宜龍膽湯也。

 

(方在客忤中)若不時下,則成大病,病成則難療矣。

 

凡下,四味紫丸最善,雖下不損人,足以去疾,若四味紫丸不得下者,以赤丸下之,赤丸不下,當倍之,若已下而有餘熱不盡,當按方作龍膽湯,稍稍服之,摩赤膏,風癇亦當下之後,以豬心湯下之。

 

驚癇但按圖灸之,及摩膏,不可大下也,何者,驚癇,心氣不定。

 

下之內虛,益令甚耳,驚癇甚者,特為難治如養小兒,嘗慎驚,勿令兒聞大聲,抱持之間,當安徐勿令怖也,又天雷時便掩塞兒耳,並作余細聲以亂之。

 

凡養小兒,皆微驚以長血脈,但不欲大驚,大驚乃灸驚脈,若五六十日灸者,驚復重甚,生百日後灸驚脈,乃善。

 

治少小心腹熱,除熱丹參赤膏方。

 

丹參 雷丸 芒硝 戎鹽 大黃各三兩 上五味切,以苦酒半升浸四種一宿,以成煉豬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內芒硝。

 

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丹參雷丸亦佳。

 

(並出第五卷中) 千金翼凡小兒之癇有三種,有風癇,有驚癇,有食癇,然風癇驚癇。

 

時時有耳,十人之中,未有一二是食癇者,凡是先寒後熱發癇者,皆是食癇也,驚癇當按圖灸之,風癇當與豚心湯下之,食癇當下乃愈,紫丸佳,凡小兒所以得風者。

 

緣衣暖汗出,風因而入也,風癇者,初得之時,先屈指如數乃發作,此風癇也,驚癇者,起於驚怖,先啼乃發作,此驚癇也,驚癇微者,急療,勿復驚之,或自止也,其先不哺乳,吐變熱後發癇。

 

此食癇也,早治則瘥,四味小兒衣甚寒薄,則腹中乳食不消,其大便皆酢臭,此欲為癖之漸也,便將紫丸以微消之,服 又凡小兒冬月下無所畏,夏月下難瘥,然有病者不可不下。

 

後腹中當小脹滿,故當節哺乳,將紫丸數日,又乳哺小兒,常令多少有常劑,兒漸大,當稍稍增之,若減少者,此腹中已有小不調也,便微服藥,停哺,但與乳,甚者十許日,微者五六日止,哺自當如常,若不肯哺而欲乳者,此是癖,為重要當下之,無不瘥者,不下則致寒熱,或反吐而發癇,或更致下痢 又凡小兒有熱,不欲哺乳,臥不安,又數驚,此癇之初也,服紫丸便愈,不瘥更服之,兒立夏後有病,療之慎勿妄灸。

 

不欲吐下,但以除熱湯浴之,除熱散粉之,除熱赤膏摩之, 又臍 又凡小兒屎黃而臭者,此腹中有熱,宜微將服龍膽湯,若白而酢者,此寒不消也,當服紫丸,微者少與藥令內消,甚者小增令小下,皆須節乳哺數日,令胃氣平和,若不節乳哺,則病備急療少小百二十種癇病,胸中病,蛇蛻皮湯方。

 

蛇蛻皮(三寸炙) 細辛 甘草(炙) 鉤藤 黃 (各二分) 大黃(四分) 蚱蟬(四枚炙)牛黃(五大豆許) 上八味切,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一合,百日兒一服二合,甚良,窮地無藥物,可一二味亦合,不可備用,然大黃一味不得常用效。

 

又療少小二十五癇,大黃湯方。

 

甘草(炙) 大黃 甘皮 當歸(各一兩) 細辛(半兩) 上五味搗篩,以指撮著水一升,煮取二合,一歲兒服一合,日二。

 

古今錄驗赤湯療二十五種癇,吐痢,寒熱百病,不乳哺方。

 

大黃(五兩) 當歸 芍藥 黃芩 栝蔞 甘草(炙) 桂心 人參 赤石脂 牡蠣(熬)紫石英 麻黃(去節各二兩) 上十二味搗篩令調,盛以韋囊,八歲兒以乾棗五枚,用水八合煮棗,取五合,兩指撮藥入湯中煮,取三沸,去滓與兒服之,取利,微汗自除,十歲用棗十枚,三指撮藥,水一升煮三沸服之,此湯療小兒百病及癇,神驗。

 

又療未盈月及出月兒壯熱發癇,鉤藤湯方鉤藤(一分) 蚱蟬(一枚去翅) 柴胡 升麻 黃芩(各二分) 蛇蛻皮(二寸炙) 甘草(炙) 大黃(各二分) 竹瀝(三合) 石膏(三分碎) 上十味切,以水一升,煮取三合半,和竹瀝服一合,得利,見湯色出停,後服至五十六十日,兒一服一合,乳母忌海藻,菘菜等。

 

(崔氏雲若連發不醒加麻黃一分去節) 又療百日及過百日兒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面青反張,宜服麻黃五癇湯方 麻黃(去節) 羌活 干葛 甘草(炙) 枳實(各二分炙) 杏仁(二十枚) 升麻 黃芩大黃(各四分) 柴胡 芍藥(各三分) 鉤藤皮(一分) 蛇蛻(三寸炙) 蚱蟬(二枚炙去羽)石 上十五味切,以水二升並竹瀝五合,煎取六合,每服一合佳。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6:5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