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大便秘結】
證名。
指大便排出困難或三四天以上不大便者。
見《丹溪心法附餘●燥門》。
簡稱便秘,亦稱大便難、大便不通、大便秘澀。
有正虛與邪實之分。
《醫學正傳●秘結論》:
“腎主五液,故腎實則津液足而大便滋潤,腎虛則津液竭而大便結燥。
原其所由,皆房勞過度,飲食失節,或恣飲酒漿,過食辛熱,飲食之火起於脾胃,淫欲之火起於命門,以致火盛水虧,津液不生,故傳道失常,漸成結燥之證。
是故有風燥,有熱燥,有陽結,有陰結,有氣滯結,又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脫血,津液暴竭,種種不同。”
亦須注意外感、內傷之別。
《症因脈治●大便秘結論》:
“大便秘結之症,外感門有表未解,太陽陽明之脾約,有半表半裏,少陽陽明之大便難,又有正陽陽明之胃實,大便硬。
又有表邪傳裏,系在太陰,七八日不大便。
又有少陰病,六七日不大便,厥陰下利,譫語有燥屎者。
以分應下、急下、大下、可下。
又互發未可下、不可下。
俟之,蜜導、膽汁導等法。
內傷門則有積熱、氣秘、血枯各條之不同。”
《醫宗必讀●大便不通》:
“症狀雖殊,總之津液枯乾,一言以蔽之也。
分而言之,則有胃實、胃虛、熱秘、冷秘、風秘、氣秘之分。”
“更有老年津液乾枯,婦人產後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複,皆能秘結。
法當補養氣血,使津液生則自通。
誤用硝黃利藥,多致不救,而巴豆、牽牛,其害更速。”
便秘有陽結、陰結、實秘、虛秘、氣秘、風秘、痰秘、冷秘、熱秘、三焦秘、幽門秘(幽門不通)、直腸結、脾約之分。
詳見各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