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輻污 空中海中兩頭燒】
更新日期:2011/03/30 17:18
(中央社東京30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當局今天表示,福島第一核電廠危機不知何時能夠落幕。核電廠附近外海測到的輻射碘又達新高,超過法定標準3355倍。
據「時事通信社」今天報導,核電廠附近外海所測得的放射性碘已達新高,超過法定標準3355倍。
27日在沿岸數公尺外海域所測得的碘131,高達法定標準1850倍,高出26日檢驗的1250倍,但官員排除這會對海洋生物或海產造成立即威脅。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官員西山英彥今天淡化輻射海水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同時表示,該區居民已經撤退,附近漁業活動也已停頓。
他在記者會中表示:「碘131的半衰期才8天,就算考慮海洋生物有此一元素的濃縮殘留,等到進到人體,也已經衰變得差不多了。」
科學家表示,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海水輻射污染可能僅限於當地,若有長期大規模污染之虞,可能設立禁區。
海藻會吸收碘元素,輻射碘容易因此進入海洋食物鏈。
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UCS)的黎曼(Ed Lyman)表示:「特定海鮮食品的(輻射碘)濃度可能提高。」
「稀釋過的(輻射碘)可能在海洋生物體內濃縮,就像鮪魚這種大型魚類的汞濃度會較高。同樣的,海藻會濃縮特定元素,某些種類的甲殼動物也會。」
帶有輻射元素的食物有害,攝取這些輻射可能損害細胞DNA,有罹癌風險。
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Centre)講師巴克薩爾(Simon Boxall)說:「輻射碘在幾個月之後就會變得無害,更令我憂心的是銫和鈽。」這兩個重金屬元素的半衰期分別約是30年和數萬年。
他說:「這比較令人擔心,因為它們可能沈澱(在福島海底)。」
巴克薩爾表示,若濃度很高,可能要設立禁漁區,時間長達「許多許多年」。
「必須要等他們開始測量,才能判定污染範圍多廣、設立禁區時間多長。」
「基本上,禁漁區裡完全無法從事漁業活動,在禁區外,也要劃出1個額外區域,時常去檢測是否有放射性物質。」
「時事通信社」同時報導,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當局正在考慮利用油輪,汲取福島第一核電廠地下室渦輪機房的輻射汙水。
報導引述枝野幸男發言,表示利用油輪汲取汙水,在「和專家討論的各項解決方案中,確實有出現」。
「朝日新聞」報導,具體作法是將空油輪停靠在第一核電廠的港灣,再連接水管將汙水輸送至油輪儲存。
然而國土交通省表示,附近港灣沒有固定大型油輪的設備,利用抽水機抽取汙水時,也無法確保作業員的安全,因此反對意見不少。
枝野幸男表示,當局也考慮在建築外牆毀壞的1號機、3號機與4號機套上特殊塑膠布,避免輻射物質飛散。
他說,為了將輻射汙染降到最低限度,正在和專家討論各種可能方案,「究竟哪個手法效果最好,現階段還沒有結論」。
「朝日新聞」報導,塑膠布會塗上特殊材質,套住外部建築上方毀損的1號機、3號機與4號機。為了避免密閉造成氫氣爆炸,會裝上附有過濾器的通風設備。
法國與美國正在協助日本控制福島第一核電廠狀況,當地土壤中最新發現的鈽元素,讓大眾對這起1986年車諾比(Chernobyl)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核能危機更加憂心。
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計畫明天訪問日本,他將是日本爆發地震海嘯後,首位訪日的外國元首。
法國國營核能反應爐製造商亞瑞華能源集團(Areva)和法國核試中心(CEA)也已派出2名專家赴日,協助東京電力公司。
美國能源部表示,美方將運送輻射偵測機器人赴日,協助反應爐爐心與核廢料池的探測工作。(譯者:中央社戴雅真)1000330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30/5/2oyu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