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神星 胎死腹中的行星?】
更新日期:2009/10/17 08:27 李柏勳
【台灣醒報特約記者李柏勳報導】美國天文學者最近在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認為位於小行星帶裡面的智神星,並不單只是一塊漂浮在太空中的大石頭而已,而是一個胎死腹中的「原行星」。
然而台大物理系教授孫維新認為,究竟是「小行星」還是「原行星」,只是定義上的問題而已,不是很重要的區別。
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由許多大小不一的小天體所組成。
據估計,小行星帶內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天體,有兩百個左右;
直徑大於1公里的天體,則在大約七十萬至一百七十萬個之間。智神星的平均直徑大概有544公里,和灶神星不相上下,雙雙排名在尺寸最大的穀神星之後。
根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布蘭妮.舒蜜特表示,他們謹慎地分析了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後,認為智神星在形成之初,應該是由富含水分的物質所構成,而且可能曾經處於熔融狀態,導致星體內部出現密度分層現象,是一個沒有機會發育完全的行星胚胎,應當被歸類為「原行星」。
但台大物理系教授孫維新聞訊後表示,所謂的「小行星」或「原行星」,都只是一些定義出來的名詞,不是很重要。
孫維新解釋,岩石星體形成初期,因為星體之間碰撞、結合,而成長到一定大小之後,星體內部因為高熱和高壓,會開始轉變為熔融狀態,使得密度不一樣的物質開始分層,例如鐵和鎳會沉降至核心,這就是所謂的密度分層。
他進一步指出,某些直徑只有一、兩百公里的小行星,也有密度分層現象,所以沒有必要拘泥於「小行星」或「原行星」的區隔。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17/115/1t5n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