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7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長命≠好命!半數老人非成功老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11-5 15:35:1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長命≠好命!半數老人非成功老化

 


壽命增加是好命?


還是在等待生命終點?


有研究發現,52%老年人受到慢性病纏身的影響,晚年長期臥床、失能,健康餘命縮短,屬於「非成功老化」,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醫師呼籲民眾及早做好腰圍、血壓、血糖等控制,預防代謝症候群和慢性病。


研究發現,52%老年人受到慢性病纏身的影響,健康餘命縮短,屬於「非成功老化」。

 

長命≠好命 代謝症候群打亂老年生活


針對高齡化社會,WHO提出「健康餘命」的概念,認為生命的「質」和「量」同等重要,長壽也要健康。


不過,東海大學統計系教授林正祥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台灣地區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狀況長期追蹤研究調查」的1993至2003年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國內年過60歲的老年人,身心皆達安適照顧的成功老化比例僅占48%,意指有52%是非成功老化。


「成功老化」的定義是指是身體、心理、社會三大方面達到健康。


身體健康不代表沒有疾病,而是指日常生活和行動功能正常;心理健康是指無憂鬱症狀、認知功能正常;社會健康則是指良好的社會支持與參與、生產力。

 

林正祥教授表示,對照代謝症候群疾病和健康餘命的關係,發現60歲老人的整體平均餘命19.626歲,但糖尿病對平均壽命的折損率最高64%,高於心臟病的62%、高血壓的55%,代表健康餘命越短,不成功老化時間越長。


此外,女性平均餘命比男性高,健康餘命百分比卻低於男性,顯示生命末期生活品質差,飽受折磨的時間比男性更長。

 

 

民眾預防代謝症候群的居家方法之一,就是養成天天量血壓的習慣。(攝影/駱慧雯)


老而健康!


定期量測預防代謝症候群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102年國人平均壽命達79.86歲,比92年增加2.51歲,但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2年國人十大死因」卻發現,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及腎臟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31.1%,超越癌症的29%,患者晚年失能比例高,生命品質大受影響,長命未必是好命。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常務董事、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許惠恒醫師表示,因生活與工作壓力變大,加上多吃少動,越來越多人有代謝症候群的現象,且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會交互影響產生「三高共病」現象,增加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要延長健康餘命,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許惠恒醫師提醒更應養成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血脂的習慣,三高患者一旦發現身體有任何異狀,也應盡早接受治療,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另一方面,健康人也要時常注意自身腰圍、血壓、空腹血糖、血脂是否超標,並做到選擇健康的飲食,培養運動習慣,以遠離代謝症候群。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19834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 04:17 , Processed in 0.21875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