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0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伏暑條辨第二十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4 18:5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伏暑條辨第二十七


伏暑條辨第二十七


伏暑痢色如凍,染以水穀,肛垂裡急,隨食隨痢,完穀不化,此直腸痢也。


宜用赤石脂,禹糧石,炮薑、粳米,共研粉調服,兼補中益氣湯,堵截陽明也。


凡痢初起,必先傷脾,而後及腎,故古人治痢,雖先辨明暑濕之在氣在血,而後施治,必以脾腎兩臟為主。


今痢色如凍,而染有水穀,虛寒之狀已著。


更兼肛垂裡急,完穀不化,此脾腎失固,關閘已撤,的是直腸之險。


(內經)云:腎者胃之關也,開竅於二陰。


腎真失固,則胃關不守,致食入於胃,不及腐化而仍完穀。


若非砥柱中流,截堵閘道,則痢何以休。


仿仲景少陰下痢之桃化湯,合禹糧石澀腸堵胃,勿使直下,庶得運化如常,而出納有度,再兼補中益氣以扶土升陽,得清氣上升,庶善會(內經)濁氣在上,則生膜脹,清氣在下,則生餐洩之旨矣。


再按仲景論瀉痢,有寒而下利清穀者,因釜中無火,不能熟腐五穀,固厲虛寒。


又有熱甚而亦完穀不化者,雖云邪熱不殺穀,據愚意言之,究係胃關失守,攝納無權。


予所閱是症,必係身熱口乾,舌赤少津,脈數無力,虛熱者居多。


大抵陰虧陽動,化生內風,縱橫擾亂,清濁混淆,總屬虛象,並非邪熱。


故每用胃關煎加赤石、禹糧以固澀之,往往收功。


更有肢冷脈虛,面慘舌淡,此屬虛寒,用桃化湯加人參、附子以溫補之,亦可奏效。


要之完穀直腸之病,雖有陰陽寒熱之分,然寒固屬虛,熱亦不外乎虛也。


若云邪熱不殺穀,數廿年閱歷以來,未可準信,故辨及之,以俟明眼定裁。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3680&pid=726080&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18:33 , Processed in 0.09375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